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9-07 08:32:57
責任編輯:黃馨月
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千載詩書城。
眉山,北宋大文豪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的故鄉,一座底蘊深厚的歷史古城。如何將三蘇文脈、東坡文化融入城市發展血脈?8月30日,市委五屆五次全會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眉山市委關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的決定》。重要時間節點,提出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的目標任務,充分彰顯了市委把總書記殷殷囑托轉化為眉山擔當的政治自覺、把總書記重要指示轉化為眉山作為的行動自覺以及全力推動傳統優秀文化繁榮發展的堅定決心。對此,我市廣大干部群眾反響熱烈,大家紛紛表示,將全力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立足自身崗位,堅定不移扛起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的大旗,讓其成為最具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識度的眉山標識,為眉山新時代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作為文物文化工作者,感到十分激動和振奮。《決定》的出臺,充分體現了市委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的決心與信心,體現了市委對傳承弘揚東坡文化的深度思考與長遠謀劃。”三蘇祠博物館館長陳仲文深有感觸地說。
三蘇祠是歷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謁、憑吊“三蘇”的文化圣地,祠內收藏文物一萬余件,陳列數百通由宋至今的珍貴碑刻,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二級博物館。
“三蘇祠是眉山展示、傳承、弘揚東坡文化的載體,我們要按照保護第一的原則,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陳仲文表示在保護的基礎上還要不斷深化研究、創新闡釋,以精深的研究成果去實現文化的傳播與轉化,以創新的方式立足眉山面向世界講好三蘇故事,實現從內容到產品到服務的全產業鏈輸出。
文物得到保護,文化才能傳承。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歷史文物的保護與活化利用。全市現有館藏文物10萬余件,“國保”“省保”“市保”“縣保”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0多處,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州考古工作站,江口沉銀遺址獲評“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一座城市好的東西,一定要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這樣一座城市才能呈現出很好的底色及底蘊。”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楊宇表示,市委五屆五次全會錨定“一心三地”目標,大力推進文化遺產保護、挖掘活化等工作,為全市文物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增添了力量,“我們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深沉的文化情懷投入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的工作中,傾情保護眉山瑰寶,傾心記錄珍貴非遺,傾力做好眉山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離不開東坡文化內涵價值的挖掘。近年來,我市連續多年舉辦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等活動,有效提升了三蘇文脈、東坡文化的影響力。
“《決定》提出要建設全球蘇學研究高地,創作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東坡題材文藝精品,這對眉山作家、藝術家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市文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沈榮均表示,接下來,市文聯將深入實施“眉州文藝名家”培育計劃,積極申辦“蘇東坡文學獎”,爭取中國作協、省作協在眉山掛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文學實踐基地,組織開展“鄉村振興”“三蘇家風家教”等主題文學創作,引導作家、藝術家創作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眉山元素和東坡題材文藝精品,為建設成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新興城市貢獻眉山文藝力量。
入腦入心,共識自成。全會指出,要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加強東坡文創品牌建設,強化文旅產業支撐,建設知名人文旅游勝地。對于接下來的工作,相關部門負責人紛紛表示,將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把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工作注入教育、旅游中,構筑多元文旅體系,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旅品牌矩陣,不斷提升眉山知名度與美譽度。同時,立足東坡文化特色與優勢,打造好“三蘇遺址遺跡游”“東坡美食體驗游”“東坡文化研學游”等精品旅游線路,實施東坡文化業態培育行動,不斷探索文化產業發展新路,讓東坡文化煥發更加奪目的光彩。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燕利 見習記者 鄒波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