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8-22 14:19:25
責任編輯:蹇瑋杰
“大家好,我是滄溟先生酈波,我身處的是觀眾朋友非常熟悉的三蘇祠,談起中國的傳統詩詞文化,總是繞不開大唐的文人墨客和宋代的盛世風雅...”8月22日,知名學者酈波受邀來到三蘇祠進行節目錄制。
在三蘇祠銀杏樹下,酈波從宋代三蘇的誕生說起,圍繞三蘇的人物特點娓娓道來,蘇軾豪邁大氣,蘇轍沉穩干練,蘇洵思想豐富,三位“唐宋八大家”各自握好人生的“偶像修煉手冊”,成就了自身的傳奇,光輝閃耀古今。
“‘三蘇’精神所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因此我們要不斷地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汲取文化內涵與人生智慧。“酈波表示,“三蘇”中,他最為偏愛的就是蘇東坡,愛他“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豁達,愛他“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通透,愛他“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脫,更愛他為國為民的“赤子之心”,博大宏豐的“心靈世界”。節目錄制中,酈波重點對蘇東坡的為官之道,民本情懷進行了解讀。據了解,此次酈波來三蘇祠,是受成都電視臺《理響家》欄目組邀請,來三蘇祠取景拍攝。
”總書記到四川來考察,走進了眉山三蘇祠,也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次我們《理響家》欄目也走進三蘇祠,邀請酈波來解讀傳統文化的優秀魅力。“《理響家》欄目制片人王倩倩表示,在此期間將圍繞三蘇文學成就和家風家教、治國理政主題進行專題片錄制,從而更好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卓鳴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