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5-03 15:14:26
責任編輯:蹇瑋杰
如何進一步做實做細農村工作,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如何解決困擾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如何讓黨員干部及時了解基層一線?……
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最為直接。
幾張桌子、幾根板凳、簡單的會場……4月28日,在青龍街道的一個小院壩里,廣大社區干部群眾圍坐成一圈,開展了“聚焦新發展,奮進大實踐”主題“壩壩會”,各村、社區書記以及主要負責人在群眾家門口聽民情、順民意、解民憂、促民生。
接下來,就一起去看一看,這場“壩壩會”是如何傾聽來自群眾的聲音,解決大家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今年雖然完成了先桂路405米硬化工程,讓社區居民雨天出行不再難,但是依舊存在部分小區物業管理服務不到位、人居環境整改未能達標等情況。”先鋒社區負責人首先將問題說出。
而同樂村負責人表示,雖然該村已完柏楊湖泄洪溝水毀橋面的修復工作,并加寬硬化斷頭路以及鄉村道路1478米,但是勞動力流失以及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等因素仍制約著全村發展。
當天壩壩會上提出的問題雖然很多,但經過群策群力的討論,均現場得出了解決思路,這使得參會的干部們感到信心滿滿。大家一致認為,只要創新管理聚民心,轉變作風暖民心,陽光村務順民心,強基固本贏民心,就一定能夠帶領廣大群眾共赴美好新生活。
“今年6月前,我們將在立頓以南、四方街以北閑置空地設置便民攤位和臨時停車區,改變工業大道占路為市的現狀,方便群眾生活。8月前,我們將在廣東街加裝路燈,消除安全隱患,方便群眾出行。”
談起了目標規劃,蓮池社區負責人現場作出工作承諾,并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成立小區自治組織,用好黨建聯席會平臺,推進安置小區“微治理”,協調多元力量參與,以點帶面,逐步實現小區治理精細化。
“今年內,我們計劃將工業大道至村委會路段擴建為8米,并新建5米寬的產業旅游觀光道路5公里。使之與現有的村社道路連通,形成旅游環線道路。同時將環線道路進行綠化亮化。打造三個休息觀光亭,三個垂釣場,兩個自主采摘園,兩個特色農家樂,一個三百畝的蓮花花海。”獅子村負責人也拿出了下一步工作規劃,他表示,在發展農旅融合產業的同時,也將時時刻刻把群眾需求放在首位,聚焦大春生產,通過溝渠維修、提灌站新建等舉措夯實農業基本盤,
現場反響熱烈,情緒高漲,參會各負責人紛紛表示要將會議收獲應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確定各自轄區發展新目標。
“目前,我們以村集體聯合社為平臺,整合并盤活村、組資產資金,群眾增加了收入,村民增加了就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水利設施建設、道路美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進展,村民們也轉變了思想,開始嘗試現代化的種植技術。”
桂林村負責人表示,目前,該村以黨建為引領,干部帶頭尋找適宜項目,真抓實干,取得了一定成果。下一步,他們將以湖、洞、山、林等自然資源為依托,發展鄉村旅游,爭當鄉村振興路上的先鋒模范。
“高速路對面那條路因為溝渠阻隔,農民出行以及機械收割農作物都有影響,社區及時在溝渠上蓋板,農民們紛紛拍手稱快。此外還實現了7戶村民門前的土路硬化,村道兩側的太陽能路燈也將于5月內安裝完畢,屆時群眾出行將更加便利安全。”
永遠村負責人也踴躍發言,表示把群眾關注和反應的熱點問題,都當成重點問題"靶向治療",精準推進工作,才是取得成果的“法寶”。下一步還將不斷汲取經驗,打開思路,拓寬渠道,尋找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新的突破口。
在眉山天府新區,像這樣“接地氣”的“壩壩會”已遍地開花。
話語說在口中、建議牢記心中、群眾圍坐場中、干部融入其中........
依托“壩壩會”這個平臺,發揮出社情民意“中轉站”作用,架起干部群眾“連心橋”,真正做到聽民聲、解民憂、辦民事,打通了連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在一場場上檔升級的“壩壩會”上,群眾“急難愁盼”之事得到了解,各項政策舉措的實施也更有針對性,如此一個小小的“壩壩會”成為推動干群連心合力共謀鄉村發展的新起點,開出了社會基層治理的“新花朵”,接下來,也必將結出“新成果”。
據悉,新區接下來將在著力推廣“壩壩會”,讓它開廣、開深、開實的基層上,進一步搭建“小微議事”、清廉村居等治理平臺,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推動鄉村和諧發展,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來源 | 陳翔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熊莉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