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4-14 15:26:10
責任編輯:楊熹
“今天準備采摘的是我舅舅家的柑橘,預計會有5萬斤左右,爭取今天之內完成采摘發車?!?月13日早上6點過,彭山區黃豐鎮豐華社區一組村民李偉玖早早便來到果園里安排采摘工作。
緊隨其后的,還有十多位采摘工人和一輛大卡車。“卡車直接開到果園里,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卻成為了現實。”李偉玖感慨說,這些都要得益于在果園里新修建的9.8公里產業便道?!白詮墓麍@里有了這些產業便道,我們發展柑橘產業的信心更足了。”
“以前,果園里是沒有路的,只有一些簡陋的機耕道,每到需要給果樹施肥和柑橘銷售的季節,很多人就會發愁?!崩顐ゾ琳f,不下雨的時候還好,可以通過電動車或摩托車把肥料運到果園里。一旦遇上下雨天,壓根就沒法騎車到果園,只能靠人工搬運?!安煌返墓麍@距離主路最少要走500多米,全靠人工一趟趟地背進背出,現在回想起來,那滋味真是難受?!?/p>
為此,該社區向上爭取到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資金(高標準農田建設類項目),2021年6月份,便正式開始推進9.8公里產業便道的建設,總共修建了4條道路,設計寬度為4.5米,今年年初便完成了驗收?!拔覀儗Υ饲皼]有道路、又距離主干道較遠的成片果園進行了分隔,這4條產業便道徹底改變了當地很多果農靠人工挑、抬的種植模式。”該社區黨委書記張仕云說。
“我們家從父輩就開始種植水果,至今已有50年了,我們一直都有這樣一個夙愿,希望能將車開到果園里。如今,終于實現了,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李偉玖說,以前,柑橘采收全靠人工從果園挑到馬路上,一斤采果費都要3毛錢,現在每斤雖然少了大約1毛錢,但大家卻更愿意干。
“我們一趟差不多要挑140斤左右,過去雖然每斤多點兒錢,但要挑著走那么遠的路,確實很累人,再加上一來一回也會耽擱不少時間。”現場的挑果工告訴記者,“像今天的5萬斤柑橘,放在過去,至少要兩天時間,還要加班才能搞定,現在不到一天就完成了,人沒那么累,時間又空出來了,多好呢?!?/p>
張仕云算了一筆經濟賬:“我們社區每年的柑橘產量能有3000萬斤,這四條產業便道輻射2000畝,產量1000萬斤,如果按每斤節省1毛錢來算,光是采果費這一項,每年就能為社區所有農戶省下100萬元?!?/p>
此外,這9.8公里的產業便道還為當地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節省了日常管理成本,真正成為了大家口中的“致富路”。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文君 趙會 文/圖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