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2-02-16 17:22:42
責任編輯:杜艷
1月4日,國內負極材料龍頭杉杉股份旗下的杉杉科技眉山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在彭山區開工。同一園區內,美國雅保、中創新航、天賜材料等一大批國內外鋰電龍頭,也開工在即。
“十四五,我們保守估計,全區鋰電產業產值將突破500億,真正實現再造一個彭山工業!”彭山區副區長周浩告訴記者。
身處成眉之間的彭山,高調喊響“加快建設成眉同城率先突破區、加快建設成渝高新產業聚集區”,為何能夠如此“鋰”直氣壯?
時光回到2021年。3月30日下午,在政協眉山市彭山區二屆七次會議閉幕式上。彭山區委書記黃秀航作了題為《加油!彭山 奔跑吧!彭山人》的講話,引起熱烈反響。講話中提到:彭山四周強區、強縣如云,如果不警惕“在增長中落后”,就會面臨“中部塌陷”的風險。
彭山提出,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再造一個彭山工業。以省級園區彭山經開區為重要引擎,聚焦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在彭山區副區長周浩看來,從“濕電”到“鋰電”換道奔跑,是彭山工業發展進程中,做出的一個重要決定。
此前,彭山認真分析了自身在成渝地區的產業定位,瞄準光電顯示領域的濕電子化學品細分領域。四川彭山經開區的濕電子化學品種類不僅在西南、甚至在全國都是最齊全的一個園區。“但是,經過我們測算,濕電子化學品在成渝地區,總產值300億就是‘天花板’,彭山預計可以做到120億,但上升空間很小了。”
工業強區,需要有新的支撐,但從2014年撤縣建區以來,彭山區一直面臨著“體量小、底子薄、產業不強、要素支撐不力”的短板和劣勢。要再造彭山工業,談何容易?
首先是選好賽道!周浩說,彭山區委、區政府成立專班,立足全局研判,最終確定了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賽道,這也高度契合眉山市委、市政府“1+3”的產業主導方向。
“不是我們未卜先知,更不是憑運氣,這是經過反復研判,綜合選擇的新賽道。”周浩解釋,再造工業彭山,首先是結合國家“雙碳”大背景,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其次是四川作為清潔能源大省,國內電池生產龍頭企業紛紛來川布局。再次是結合彭山自身區位優勢、園區接納能力和營商環境。最后是以商引商,通過與企業家交流,最終確定了以鋰電為代表的這一新賽道。
“鋰電產業,就是園區內的企業家——江化微董事長殷富華先生,向我們推薦的。我們后來經過反復研究,也認為這一賽道前景廣闊。”周浩說,專班還對鋰電池全產業鏈龍頭企業進行了梳理,精準招商施策,才實現了多個龍頭企業落戶。
2021年10月29日,市民彭愛紅接過了彭山區頒發的62萬元項目“介紹費”,以感謝她在半年前做的一個項目引薦。
當年4月,彭愛紅從朋友處獲悉:朋友所在公司上海杉杉鋰電,計劃在成都周邊地區選址投資。彭愛紅把這個信息,轉告給了眉山市彭山區經合局。
“我們經過初步了解后,認為杉杉鋰電是非常好的企業,符合我們的發展方向,就請彭愛紅女士聯系了對方,雙方進行互訪溝通。”彭山區經合局副局長范昱說。
此后,杉杉和彭山一拍即合。項目前期工作打破常規,簽約后1天內完成工商注冊,1個月內完成土地招拍掛,5個月內項目開工建設,創造了新的“眉山速度”。
杉杉之后,彭山動力不斷。
2021年10月,彭山區與美國雅保公司簽訂了雅寶新時代鋰電池材料工廠項目投資協議,項目5億美元。這也是2021年,四川省引進的單體投資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制造業項目。
11月,國內電解液龍頭天賜材料,在彭山設立全資子公司,負責投建年產30萬噸電解液和10萬噸鐵鋰電池回收項目。
12月,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簽訂鋰電正極材料項目投資協議,標志著年產10萬噸鋰電正極材料項目正式落戶。
月月有落戶,個個是龍頭。換道奔跑的彭山,為何能屢屢受到新賽道龍頭青睞?
四川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趙繼偉說,在選址過程中,因為鋰電材料出口需要使用清潔能源,否則要繳納相應的“碳關稅”,所以擁有豐富清潔能源的四川,成為企業首選。
“選擇四川的基礎上,我們希望企業離成都更近一點,所以在成德眉資中再進行了選擇。彭山不僅擁有符合我們的落戶相關基礎條件,并且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營商環境和宜居生活,所以最后選擇了這里。”趙繼偉說,“目前公司內部很多員工,都踴躍報名,想到彭山來工作生活!”
開局就是沖刺,起步就是決戰!以鋰電為代表的產業熱度,還在彭山持續。據彭山區一季度集中開工重大項目的投資總額達到了131.7億元,年度投資額達到了25.1億元,投資總額排名眉山各區(縣)第一位。
1月6日,彭山經開區內,該園區投促局局長江科告訴記者,隨著大量鋰電龍頭企業入駐,園區土地已基本供完,正在擴區調規,增大發展空間。
截至目前,該園區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濕電子化學品材料等領域,已簽約引進項目70個,計劃總投資720億元,全部項目達產后將實現產值1076億元,稅收51億元。
那么,鋰電產業是否能讓成眉中部的彭山腰板硬起來,率先突破“鋰”直氣壯?
對于鋰電行業的前景,彭山區經合局局長鄭碧波信心滿滿。“我們不只是換道前有研判,換道中有服務,換道后還有遠景規劃。”鄭碧波說,“我們針對鋰電行業的生命周期和市場前景做了大量研究,這個行業在未來至少20年,是可持續繁榮的。”
鄭碧波介紹,當前,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全球主要經濟體相繼作出碳達峰、碳中和承諾,能源產業向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
據高工鋰電相關數據,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從2016年的40GWh上升至2020年的190.5GWh,增長近5倍。預計到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將突破1TWh(1000GWh),2030年將突破6TWh。預計到2025年,我國動力電池出貨量將達到600GWh以上,2030年達到4TWh,占全球60%以上,市場空間突破3萬億元。
“新能源汽車2020年的出貨量大概是100萬量,去年達到了400萬量,增長了4倍。全國汽車銷量每年大概是2500萬量,還有很大空間。”鄭碧波說,“此外鋰電還能應用于其他場景,特別是儲能,未來空間會更大,前景值得期待!”
周浩介紹,目前,彭山正在圍繞鋰電全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持續推進全產業鏈生產。“目前我們已有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多個龍頭企業,下一步還將圍繞整車和隔膜加大招引力度,實現全產業鏈生產。”周浩說,“我們也歡迎大家到彭山多走走看看,我們一定為大家做好服務,讓大家來了一定有收獲!”
“更換賽道”天地寬
新賽道往往意味著新的機遇,蘊含著新的可能。
眼下,我國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提高附加值是必由之路。一方面,需要唱響自主創新的主旋律,努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迎頭趕上,提升在全球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應積極利用新技術,拓展新市場,謀劃新空間,做好布局,揚長避短,駛入創新發展的快車道。
眉山建市晚,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實體經濟是一個城市最深沉、最持久的發展動力,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眉山要強制造業首先要強。因此,市第五次黨代會將“制造強市”作為首位戰略,并立足眉山產業發展優勢,突出把新能源新材料作為打頭培育的主導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機械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協同發展其他產業,形成以“1+3”為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彭山區貫徹落實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調整升級產業“賽道”,這不是對過去發展的否定,而是在過去經驗積累和當下發展實際雙重考量之下作出的正確決策。這是助力眉山建設成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新興城市的關鍵之舉,是搶抓國省重大戰略機遇窗口、先進制造業發展風口的務實之舉,也是彭山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當然,換道不是喊口號,也不是做姿態,成功更不會從天而降。能夠在技術和產業發展中找到一條出路,一定需要在正確路徑上深耕細作、厚積薄發的結果。巧換賽道不是標新立異,更不是投機取巧,而恰恰要求我們在關鍵核心技術上苦練內功。惟其如此,我們才能不斷發現新的風景,創造新的輝煌。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幸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