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1-05-06 09:28:47
責任編輯:任楓楓
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是新時代背景下確立的新糧食安全觀。
“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3月29日至30日,省委書記彭清華蒞眉調研時強調。
幾天后,4月8日,全市糧食生產暨耕地保護工作現場會召開,全面貫徹中央、省委有關決策部署,深入落實彭清華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打好農業保地穩糧主動仗。
倉廩實,天下安。在高位推動下,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決扛起糧食安全責任,千方百計穩糧保供、促產增收、提質增效,全力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沃野處處耕耘忙
連日來,廣袤的農田中,農民忙著除草、平田等田間管理,春耕正酣。
“讓想種田的人能種田,讓會種田的人能賺錢。”相比往年,種糧大戶李相德今年更加忙碌。“我們提前把農耕機械檢修了一遍,只為全力做好水稻種植準備。”去年,他負責的好味稻專業合作社種植水稻4.1萬畝,規模位居全國前十,今年種植面積穩中略增。
在仁壽縣富加鎮音堂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加緊建設引水溝渠和蓄水池。“項目建設包括新建渠道、蓄水池、山坪塘和土地整理等,部分渠道、山坪塘已投入春灌使用。”有關負責人表示。
人勤助春耕,糧安有保障。今年以來,我市在耕地地力提升上下功夫,加快推進12.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進度,強化工程質量監管,確保5月底前全面完工。在生產配套設施上下功夫,持續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新建機耕道207.3公里、農機下田坡道523處,方便農業機械進田作業。在水利灌溉建設上下功夫,在大春灌溉前對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進行維修維護,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同時,相關區縣加快推進災毀農田修復,確保按期完成修復任務。
深挖盡挖擴面潛力
“在合理間距范圍內,多栽一窩算一窩。”近日,丹棱縣仁美鎮中山村5組村民羅朝玉在自家茶園里一邊挖玉米“窩子”一邊說。近段時間,當地村民在春剪后的茶園中,對間種的玉米苗進行勻密補稀,想方設法增種、擴種。
柑橘園亦如此。彭山區公義鎮,四川永紅果蔬種植有限公司成片的柑橘園內,沃柑苗高還不到一米。“我們按季節依次套種了大豆、蘿卜、萵筍等多種作物,增加擴種面積,實現增產增收。”該公司負責人說,這樣實現了土地集約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合理間作套種,深挖盡挖擴面潛力,我市積極作為。落實多途徑增間種糧食措施,做到應種盡種、種滿種盡。持續開展撂荒地整治,落實復耕撂荒地1.06萬畝;推廣果園間作套種糧食模式,落實間作套種面積10萬畝;利用征而未用地,落實復種糧食0.34萬畝;開展魚塘浮板種稻,落實增種水稻0.2萬畝;鼓勵閑置魚(藕)塘、蔬菜田地改種糧食0.22萬畝。
據初步統計,全市小春播栽面積達108.4萬畝,小春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同比增長2.4%。其中,糧食播種面積增長1.4%,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增長2.6%。預計小春糧食、油菜籽產量分別達到6.6萬噸、11.8萬噸,比上年增0.1萬噸、0.3萬噸。
“小春播面略增,主要是因為通過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項目開展撂荒地整治等。”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播種面積略增還得益于小春作物田間管理工作扎實、技術指導加強、管理水平提高。同時,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種糧大戶補貼,糧油價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奮力實現新階段新突破
“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堅決扛起保障糧食安全這一重大政治責任,確保全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297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126.5萬噸,奮力奪取全年糧食增產豐收。”全市糧食生產暨耕地保護工作現場會作出了明確部署。
如何完成目標?我市將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保地穩糧的耕地紅線,確保耕地總量不減、用途不變、質量不降。圍繞嚴控非糧增量,科學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市開發邊界“國土空間規劃三條控制線”,加強監測監管,嚴禁違規占用耕地。圍繞盤活耕地存量,持續探索推廣間作套種、糧經復合模式,深入開展撂荒地整治,學習外地代耕代種等經驗,推動應耕盡耕、應種盡種。
同時,堅持靶向施策扶持農民,在育大戶、聯農戶、強服務上全面發力,著力增加糧食播種面、提高種糧積極性。堅持千方百計提升種植技術,抓好優種工程、優技工程、優機工程,推動實現糧食高產高效。堅持延鏈補鏈提升效益,堅定不移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的綜合開發之路,以糧食產業鏈、價值鏈的延伸,促進種糧效益的提升。健全完善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把政策補貼落到底、把扶持項目落到底、把金融服務落到底。
“抓糧食生產,絕不能只重產量,必須量質齊抓、質量優先。”我市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圍繞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持續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推進糧食優質化、綠色化、特色化生產。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林 實習生 馬易非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