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2-29 11:11:46
責任編輯:何海娟
有青山綠水,有美麗公園,四通八達的道路寬敞又整潔,鄉村里處處透露著勃勃生機,人人臉上帶著笑意……12月25日,記者走進眉山天府新區北斗鎮,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幅和諧的圖景。
從堅持黨建引領推進基層治理,到改善人居環境提升鄉村顏值,再到決戰脫貧攻堅助力群眾走上奔康路……近年來,北斗鎮搶抓際遇,凝聚干事創業的強大力量,不斷筑牢發展的堅實基座,寫下務實擔當的生動注腳。
航拍北斗鎮。
決戰脫貧攻堅 提升群眾奔康“戰斗力”
“我今年養了16頭豬,賣了4萬多元,家里的4畝不知火,應該能賣6萬元左右,可以過個好年了。”該鎮金耀村4組建檔立卡貧困戶黃水芳一邊在柑橘地里勞作,一邊與村干部算了一筆經濟賬。
眼下,正是金耀村4000多畝柑橘成熟的時節,由于缺乏勞動力,村民們自發組織起來,相互幫忙采摘、打包、裝箱,團結一致,共同增收。據該村副主任韓建彬介紹,村里共有2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依靠柑橘種植,實現了脫貧致富。近年來,柑橘種植已成為北斗鎮的支柱性產業,全鎮共發展水果種植1.5萬畝,其中,柑橘種植就有1.2萬畝。
決戰脫貧攻堅,還要“因人制宜”,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確保在脫貧路上“不落一人”。
今年37歲的金耀村村民彭仲軍,18歲時意外摔傷導致下肢癱瘓。2014年,生活困難的彭仲軍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并享受了醫療救助、易地搬遷、教育扶持等相關幫扶政策,孩子讀書不用愁了,自己看病也不用擔心了。
因為擅長使用和維修電腦,今年3月,彭仲軍被北斗鎮政府聘為殘聯專干,為全鎮1286名殘疾人提供“量體裁衣”式精準服務,有了穩定的工作。彭仲軍還利用空余時間兼職維修電腦,加上妻子在外務工,現在,彭仲軍一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北斗鎮多措并舉,主動作為,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嚴格履行幫扶責任制,督促幫扶力量月月走訪聯系,推動幫扶工作走深走實。順利完成全鎮94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攻堅大普查,數據清理核實到位。多形式開展感恩教育,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戶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鞏固提升脫貧質量。今年以來,全鎮已累計投入100余萬元,全力解決了易地搬遷、無戶籍人口上戶等突出問題。
闖出一片新天地,鑄就一份新輝煌。放眼當前,北斗鎮正站在新的起點,處在新的重大關口,更需凝心聚力、拼搏奮斗,創造美好未來。
黃水芳(左)與村干部交流。
改善鄉村環境 求解持續發展“公約數”
干凈的院壩里,墻上繪有可愛的卡通畫,窗臺、角落、臺階等處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多肉植物,這是該鎮金耀村5組村民李衫的家。
2018年,李衫和家人搬進新家,熱愛生活的她種了100多盆多肉植物,遍布新家的每個角落。“現在我們鄉鎮都很漂亮,自己家里也要整得漂亮點。”李衫說,每個人都應該為“大家園”的美麗出一份力。
感受到家鄉變化的不止李衫一人,該鎮碧山村4組村民葉剛也深有體會。“散步時總愛去球溪河邊,明顯感覺到水質變好了很多,生活的環境可以說是山清水秀。”葉剛還告訴記者,他家實施“廁所革命”后,糞污處理不再是難題,家里的衛生環境煥然一新。
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近年來,北斗鎮努力打造生態北斗、宜居北斗,大力改善鄉村環境。
球溪河流域治理卓有成效。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工作責任,實施污水處理設施擴容工程;新建污水收集管網6公里,污水收集率大幅提升;種植金牧糧草500余畝,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截至11月,球溪河北斗鎮出境斷面水質月平均值達地表水Ⅲ類,實現歷史性突破。
場鎮環境有效提升。投入30余萬元開展街道綠化亮化工作,修剪行道樹300余株,投放果皮箱30余個,取締占道經營攤位100余個,拆除違建雨棚200余個;投入20萬元建設臨時農貿市場。
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引導干部群眾栽種花草1萬余平方米,種植三角梅4000余株;“廁污共治”有序推進,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孩子們在公園內玩耍。
加強基層治理 描繪幸福生活“同心圓”
“再也不用拖著音響來跳廣場舞了,LED屏上不僅有音樂,還有舞蹈視頻。”只要天氣晴朗,該鎮玉泉社區居民彭海麗都會在吃了晚飯后,來到北斗鎮濕地公園的廣場內跳“壩壩舞”。
每天下午6點半,廣場內的LED大屏會播放宣傳視頻,涉及政策宣講、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村容村貌等內容。群眾在自行觀看完畢后,就到了“壩壩舞”時間,屏幕上的音樂和舞蹈動作還會不斷更新,讓群眾持續保持熱情。
和彭海麗一樣,該鎮大橋社區居民查淑仙也是濕地公園的“常客”。陽光明媚的時候,約上好友,在公園里就能呆一下午。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近年來,北斗鎮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通過廣泛汲取意見,形成開放理念,秉持大膽探索創新的原則,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現資源整合、保障群眾利益。
“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是我們的工作目標。”據該鎮黨委書記黎剛介紹,北斗鎮以“厘清主線、抓實載體、抓住關鍵、創新手段”為思路,把握意識形態主導權,不僅升級廣場黨建宣傳LED屏,以“紅色思想”引導群眾思想,還落實了打造網紅“幸福路”、修建“黨建+環保主題微公園”、改版“組仁驛站”等一系列舉措,畫出了群眾幸福生活“同心圓”。
打鐵還需自身硬。該鎮實施管訓結合,推動干部蓄能提質。對照新區管理要求,及時修改完善《北斗鎮干部管理制度》《北斗鎮鎮干部目標考核辦法》《北斗鎮2020年村(社區)工作千分制考核細則》,嚴格約束干部行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專題學習中央、省、市全會精神,在鎮、村干部中開展“融入新區,如何發力”大討論,常態化舉辦“周五大講堂”,提升干部為民服務能力。(黃燁 記者 郭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