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2-23 10:35:49
責任編輯:趙娜娜
村情名片
青神縣白果鄉甘家溝村位于“中國椪柑之鄉”的核心產區。近年來,該村以培育壯大柑橘產業為目標,積極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聚合村組干部、農戶和業主力量,傾力打造了“椪香橘力”基層社會治理品牌,使其在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甘家溝村風景美、產業旺、村民富。
甘家溝村在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的同時,也不斷發展壯大柑橘種植特色產業,特色產業的發展不僅美了鄉村、富了村民,也使該村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我的小康故事
江虎:
搬得出、住得下 生活有了新盼頭
“快到屋頭來吃水果,自家種的柑橘,甜得很!”12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青神縣白果鄉甘家溝村4組的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安置點,正在打理庭院的江虎熱情地招呼道。
江虎在自家果園里忙碌。
江虎的住房是一套兩室兩廳的青瓦白墻平房,水泥路鋪到了家門口。隨著自家種的柑橘樹進入豐產期,江虎這幾日都忙著張羅柑橘銷售。
江虎一家是甘家溝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過去居住在該村地勢較高的山坡上,家庭經濟拮據。“我們家以前是土墻瓦頂的老房子,住了幾十年了,泥巴墻上到處是裂縫,嚇人得很?!苯⒒貞浀?,不僅房屋破舊,家門口也只有一條小土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出行極不方便。“家里吃水靠提,沒有像樣的廚房、衛生間,廁所也是旱廁,日子特別苦?!?/p>
2017年,通過精準扶貧政策,甘家溝村選定了新地址,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將3戶8人安置到了新房。江虎一家搬遷至安置點,用上了自來水,家電也一應俱全。搬新家的那天,江虎對村組干部感激地說,“我從沒想過自己這輩子能住上‘自家有花園、出門是大路’的新房子,感謝黨和政府?!?/p>
住上好房子是第一步,過上好日子才是最終目標。柑橘種植是甘家溝村的特色產業,近年來,隨著種植晚熟柑橘的村民增多,這里出產的春見、愛媛、檸檬柚等品種也頗受市場歡迎。安置點建成后,甘家溝村每月定期組織村民參加果樹種植培訓,對村民進行技術指導,鼓勵大家發展特色產業,走上致富路。此外,村里還會幫忙解決柑橘銷路問題。
“都住上了新房子,我也要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不讓黨和政府擔心?!苯⒄f,之前家里一直有種柑橘,但產量和價錢都提不上來,后來參加了村里組織的果樹種植培訓,自己學到了不少技能,將原來的柑橘品種換成了晚熟柑橘。“去年,我們家種植的柑橘賣了兩萬多塊?!苯⒏吲d地說。除了種柑橘,農閑時節江虎便進城做木工,增加家里的收入?!拔覀兗乙呀洀氐酌撠毩?,生活越來越有盼頭,我現在就希望,未來我們甘家溝村建設得越來越美,大家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他說。
我們村的小康“密碼”
時下,甘家溝村種植的近萬畝柑橘正值采收期,村民們忙著采摘、挑運、分裝,一派喜獲豐收的景象。
近年來,該村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柑橘種植特色產業,愛媛、春見等晚熟柑橘成了甘家溝村解鎖小康的“密碼”。
路寬產業旺 柑橘種植有奔頭
12月21日一早,青神縣甘家溝村8組的村組干部楊曉強,就騎著摩托車往該村村民籌資自建的毛坯路方向趕?!按龝胸涇噥硎展?,我去看看他們好不好倒車?!彼f,這條村民自籌自建的毛坯路,是甘家溝村村級建制調整后村民致富的新希望?!霸谛蘼分?,山上有土地的人都不愿意上去耕種,自從把路修好了,也盤活了山上至少200畝的土地,大家紛紛種起了果樹。”
村民將柑橘打包、裝箱。
甘家溝村1組、2組地形地貌較差,又沒有產業道路,肥水管理、病蟲防治、采摘全靠肩挑背扛,加上水塘年久失修,蓄水能力不足,無法滿足生產用水,脆弱的基礎設施無法招引外來業主進行土地流轉,大部分青壯勞動力外流,村民想要修路的愿望愈發強烈。
今年6月,甘家溝村黨委書記陳曉明召集了2個村民小組的50多戶人開了一個修路的壩壩會。會上,村民們同意自籌資金并無償提供自家土地修建毛坯路,3戶常年外出務工的村民得知消息后也大力支持。
自籌資金建路的村民游花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這路占了我家4分地,但村里基礎設施修起后,我家山上剩下的3畝多地就都盤活了?,F在我們種上了果樹,等有了收益后家里就能增加一筆收入,這是好事啊?!?/p>
“現在路通了,再等配套的提水灌溉站和蓄水池修建好了,生產條件就徹底改善了。再過3年,1組、2組的柑橘產量每年將增加300噸至400噸,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标悤悦鞯脑捳Z里,充滿著期待。
壯大集體經濟 布“橘”產業促振興
毛坯路的修建是甘家溝村下決心發展晚熟柑橘產業的一個縮影,還有更多舉措正強力推進中。
針對甘家溝村柑橘種植歷史悠久,但存在品種不佳、管理粗放、品質不穩定、分布不集中等情況,甘家溝村已啟動400畝晚熟柑橘集群試點。
該試點采取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通過品種改良、改土培肥、修建一體化設施、規范管理等提高柑橘種植的效益。試點果園將按照“農戶+合作社+集體股權”量化模式,以5+4+1的比例進行效益分配。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
村級建制調整以后,甘家溝柑橘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由原來的幾十人增長為200多人,覆蓋柑橘種植面積2000余畝?!艾F在我們要吸納更多的種植戶加入合作社,大家齊頭并進,把產業發展得更好。”合作社負責人馮桂波說。
如今,甘家溝村利用中央和省級扶持集體經濟資金,正投資新建一個占地70畝的標準果園。目前,已定植果樹苗4600株,3年后預計收益20萬元,豐產后收益還將逐年遞增。
在標準果園內,還將打造一條約2000米的騎游步道,建設肥水一體化管網、生產房、果園景觀,設置5畝科普基地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種植交流學習基地,切實提升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為鄉村振興提供經濟支撐?!耙院蟮墓麍@還要用小火車、無人機等現代化工具,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标悤悦鹘榻B說,“現在科技發展得快,我們更不能掉隊了?!?/p>
新聞鏈接
部門聯動 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為持續用力“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青神縣多管齊下,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抓政策落實。針對長期慢性病政策知曉率不高的問題,青神縣醫保和衛健部門組織力量再次入戶進行特殊門診篩查,印發政策宣傳卡進行入戶宣傳。
抓住房安全。青神縣住建部門扎實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鑒定,對不存在安全隱患的出具鑒定報告,存在安全隱患的220戶住房采取“政府+幫扶部門+貧困戶”共同出資的方式落實住房整改資金,對鄉鎮(街道)進行責任包片,整體推進整改。
抓收入穩定。青神縣人社局、農業農村局、民政局等部門通過抓復工復產、開發公益崗位、落實政策兜底等方式解決就業問題,采取引商進村、以購促銷等方式助貧困群眾增收。
激發內生動力
走特色脫貧攻堅路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青神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統籌打好脫貧攻堅戰,同時立足資源優勢,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產業發展道路,創新改革股權量化、資產收益扶貧,激發群眾可持續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扎實推進脫真貧、真脫貧,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青神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效顯。青神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結合“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縣”創建工作,積極實施產業攻堅、環境攻堅、改革攻堅三大行動,大力實施“廁所革命”、“污水革命”、風貌改造和垃圾治理四大人居環境治理行動。
發展農村電商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近年來,青神縣建立了覆蓋全縣的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實現“一村一站”的農村電商服務,村(社區)快遞物流一天一配送,農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依托椪柑、竹編、臘制品、火燒木等特色產品,創新推廣“電商+訂單+貧困戶”“電商+合作社(公司)+貧困戶”模式,帶動63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1000元以上。
科學開發利用公益性崗位解決弱勞力貧困戶就業問題。青神縣公益性崗位傾斜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病、因殘等低收入群體,開發與建檔立卡貧困戶自身相適應的保潔、保綠、政策宣傳、卡點值守等公益崗位,注重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戶靠自己勞動獲取收入的信心和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