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0-22 09:22:32
責任編輯:何海娟
《感受民生溫度 觀察實事落實》系列⑤
□眉山網記者 李幸
在眉山350萬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76.42萬人,老齡化率達到22%,其中還有4.38萬人為失能半失能人員。“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依”是廣大老人共同的心愿。
如何解決農村養老困境,眉山以硬件大平臺為基礎,探索實施特困老人集中供養服務、社會代養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敬老院開放日”等特色服務,建設日間照料中心、分中心和服務點結合的“三個陣地”,努力給老人們一個“最美夕陽紅”。
【亮點】
“三個陣地”讓老有所依
“毛主席的光輝啊,照到了雪山上……”近日,彭山區公義鎮紅旗村養老服務分中心,61歲的李桂華正在和姐妹們跳廣場舞。“早上過來看看書、打打乒乓,下午就跳跳舞、做手工。”李桂華說,如今,白天大部分的時間,她都在這里度過。
2019年9月,紅旗村利用村集體閑置房屋打造了村養老服務分中心,在這里,村里的老人可以看書寫字、健身理療、打球下棋,該分中心還設有食堂、超市、理發點等便民生活服務點。
李桂華的家到該分中心就5分鐘的路程,中午吃飯的問題,分中心也能幫她解決——60歲以上老人就餐,一頓飯5元錢,兩葷兩素一湯。輕松自在的生活讓李桂華十分高興,“黨和政府太關心我們了,創造了這么好的生活休閑條件,我和老伴兒也不用在家‘干瞪眼’了。”就在離紅旗村養老服務分中心百米遠處,公義鎮特困老人康養中心也修建起來,該中心主要收住彭山區特困老人,設計床位100張。
彭山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在彭山,各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成立了分中心,條件成熟的村民自治小組打造了養老服務點,形成了“中心—分中心—服務點”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體系。截至2019年年底,彭山已經全面完成1個養老服務中心、8個養老服務分中心、12個服務點的陣地建設任務并投入運營,開展各類活動,服務老人23000余人次。
【舉措】
提質擴面升級養老服務
從養老服務點、養老服務分中心到養老服務中心,從村組、村(社區)到鄉鎮,如今,我市正按照“提質擴面”的要求,一個覆蓋面廣、服務全面的“三級養老陣地”正在我市全面鋪開。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以鄉鎮敬老院為依托,開展“適老化”及護理型床位改造,探索養老機構“公建民營”、委托管理社會化改革,把農村敬老院改造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失能特困人員康養中心。數據顯示,我市已建成農村養老服務中心71個、分中心156個、服務點302個,建成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9個,其他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8個,基本建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
“現在吃住行都可以在分中心和服務點解決,生活十分方便。”李桂華說。今年1月入住公義鎮特困老人康養中心的老人鄧福華也告訴記者,在專人照料、黨委政府和社會關懷之下,他已不再為晚年生活發愁。
記者手記
當下,我們正在經歷一場關于養老的劇烈變革,“銀發浪潮”帶給我們許多新考題。眉山以民生為導向,努力探索社區養老、鄉村養老等養老模式,搭建了一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系統性養老工程,滿足了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不斷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各項問題,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沒有休止符,需要以持久、創新、嚴謹的態度,探索打造適應新時代需要的養老服務升級版。同時,身為子女,也應該肩負責任,對老人多一點關心,多一點耐心,共同為老人創造幸福的晚年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