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09-17 10:13:41
責任編輯:任楓楓
華西專家到華西二院眉山婦女兒童醫院常態化坐診。
公積金租購房同城化將成為現實。
正在建設的北京外國語附屬東坡中學。
今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加快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歸根到底是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城化的基礎是同心同向、互惠互利,都市圈的優勢是分工協作、共建共享。按照省委“一干多支”和成德眉資加快實現率先突破的要求,近年來,成德眉資四市逐步在教育、社保、醫療、人力資源等領域實現合作。眉山更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進一步加強規劃銜接、基礎設施對接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積極融入成都,讓同城化發展成果惠澤更多市民。
□本網記者 彭威楠 文/圖
華西二院眉山婦女兒童醫院新院址建設正如火如荼。
一堂課 成眉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通過同步教學視頻錄制,眉山學生在教室里就能聽到石室祥云、七中網校等成都名校的課程……2018年底,這樣的教育場景在我市成為現實。雖然隔著大屏幕,但通過信息技術,成都與眉山的課堂被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為進一步加強教育合作,推進教育事業同城化發展,今年7月22日,成都市眉山市校際合作簽約儀式在我市舉行。會上,我市眉山中學、仁壽一中南校區、彭山一中分別與成都石室中學、成都七中、成都樹德中學簽訂了校際合作協議。
按照合作協議,雙方學校將在教師共培共育、重大教育教學活動、教育科研指導、學生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優化成眉兩地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這是繼冠城七中、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成都外國語學校落戶眉山之后,我市教育事業發展的又一新篇。”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是眉山引進成都優質教育資源、惠及眉山學生的重大行動,也是深化成眉教育合作的務實之舉,將對推進成眉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放眼成眉教育事業同城化發展進程,可謂碩果累累。近年來,成眉兩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成立了領導小組,簽署合作協議,制定實施方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優質教育、師資培養、數字教育、職教融合、研學基地、國際交流等八大平臺建設。目前,兩市已多次聯合開展初中語文、數學骨干教師培訓。2019年,市內1.8萬學生赴成都川菜博物館、建川博物館,成都市7000余名學生到三蘇祠、青神竹編博物館等開展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兩市結對發展成效顯著,東坡區、彭山區教體局與雙流、新津區教育局結對發展,我市共有20所中小學和幼兒園與成都的相關學校結為友好學校。同時,在蓉高校紛紛落戶眉山,四川工商學院、成都藝術職業大學、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在眉山設立校區。”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眉教育事業同城化發展,將充分發揮高校在人才、科技等方面的獨特優勢,為眉山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打下堅實基礎。”
華西眉山醫院住院醫保結算窗口。
一個號 成眉共享優質醫療服務
“同樣的專家,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預約要好幾天,還不一定有號。而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很方便地看診。”9月10日,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市民李女士拿著檢驗報告等候在華西專家特需診療區。
在家門口掛一個華西專家號,正是成德眉資醫療同城化發展的成果之一。
2019年12月,搭乘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快車”,我市與成都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服務共享,引進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正式領辦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將優質醫療資源帶到了眉山。
“每周一至周六,華西專家都會在醫院常態化坐診,專家類別涵蓋了婦科、產科、產前診斷、遺傳咨詢、生殖內分泌科、兒科、兒保科、新生兒科等專業。”華西二院眉山婦女兒童醫院工作人員劉思文介紹,“此外,華西專家還將常態化到眉山查房、手術、指導學科建設,讓眉山人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華西服務’。”
僅一個月之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正式領辦眉山市人民醫院,開啟了我市打造區域醫療中心、構建“華西——眉山”分級協同醫療聯合體之路。
“華西——眉山”分級協同醫療聯合體,作為我市推動成德眉資醫療同城化發展的重大舉措,大大提升了我市的整體醫療水平。“借鑒華西醫院先進管理經驗,我們及時啟動華西眉山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聘任華西醫院專家擔任學科主任,全面提升科室教、學、研建設和管理水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眉山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醫院打品牌、科室結對子、醫生交朋友”的模式,切實推進醫院在醫療技術、學科建設、科研能力、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并輻射帶動整個眉山區域內各級醫療機構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讓更多患者享受優質、高效、實惠的診療服務。
據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此基礎上,今后,四市還將通過推進醫聯體建設、統籌優質醫療資源布局、開放衛生健康培訓講座、鞏固完善衛生應急協同發展機制等,進一步共享更多優質醫療服務。
落戶眉山的四川工商學院。
一張卡 成眉共建公共服務一體化
近日,到成都出差的市民王強(化名)因急性闌尾炎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接受了治療。出院時,他僅用幾分鐘就辦理完所有手續,除自費部分外,其余的均由醫院與他的參保地進行結算,“就醫可以異地結算,真是太方便了。”他感嘆道。
事實上,為打通異地就醫不能即時結算的“瓶頸”,從2014年起,四川便堅持“參保地待遇、就醫地結算、就醫地監管、全省統一清算”的思路,通過建立異地就醫結算省級周轉金制度、創新醫保監管機制、推動實現省內外異地就醫即時結算,以解決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墊支壓力大、費用報銷難、報銷周期長的問題。成德眉資四市首享便利。
今年5月22日,成德眉資四市又在成都簽署了《成德眉資醫療保障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戰略合作備忘錄》。按照備忘錄約定,四市將在醫保信息系統建設、異地就醫結算服務、藥品耗材集中招采、醫保基金監管聯動、醫保職工繳費年限互認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同時簽署的,還有《成德眉資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同城化合作協議》。這也是四市在醫保具體工作層面首先啟動的協同合作項目。按照協議條款,遵循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平等互惠、共建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四項原則,在從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里,將逐步實現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市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全面同城化、一體化,創建醫保基金監管同城化發展新格局。
對于醫保同城化發展的好處,眉山感受強烈。“在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框架下,推動四市搭建藥械集中采購區域聯盟,實施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由此將極大降低眉山醫藥成本,預計醫療費用將下降30%—40%,減少醫藥費用支出3.5億元—4億元。”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細算道。
除了教育事業、醫療衛生、醫療保險實現同城化發展,成德眉資在公共服務的其他方面發展同樣開花結果。據悉,成德眉資將建立相對統一的都市圈公租房保障政策和公租房保障一體化信用體系,推動公積金租購房同城化;成德眉資的社會化養老機構如果收住四市中非本地戶籍老年人,可享受戶籍老年人所在地對養老機構床位補貼150元;成眉兩地居民戶籍遷移便民利民,網遷辦理率達90%以上,基本實現戶籍遷移服務一站式辦理……從群眾需求出發,隨著四市同城化腳步不斷加快,一個個民生工作、一件件民生實事逐步落地落實,成眉基本公共服務“同城待遇”正照進現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