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8-11 10:13:47
責任編輯:任楓楓
快速發展的眉山天府新區。
□本網記者 殷勇 文/圖
“從視高到青龍,企業的搬遷一方面有利于自身發展,另一方面對地方優化空間發展布局也更有好處。”8月9日,看著即將完工的新廠房,央企——中廣核拓普(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莉說。
企業搬遷,優化空間發展布局,是眉山天府新區實體化運行以來,探索實踐的跨行政區域協調發展的改革創新之路。這條路將引領新區實現產城雙升級。
企業搬遷
改造升級同步啟動
中廣核拓普(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并于2015年5月入駐新區視高街道,同年9月正式投產。
“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企業已形成PE護套料、PBT材料、PVC線纜高聚物材料和低煙無鹵線纜高聚物材料四個主打產品系列。產品廣泛使用于光纖光纜、電力電纜、電子線、網絡線、數據線等領域。截至2019年底,企業具備各類產品生產線23條,年產能達6.5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4億元。”周莉介紹道。
已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企業為何搬遷?在周莉看來,雖然企業這些年在視高發展得不錯,但隨著新區在空間發展布局的改變,老廠房發展空間明顯受限,而青龍物流發達,工業配套設施齊全,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企業搬遷至新區青龍街道后,將展現全新的發展面貌。據了解,該公司新廠房采用定制租賃方式建設,由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定制租賃廠房可以降低企業在廠房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解決了企業獨自承建廠房專業化程度不足的問題,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還能縮短建設時間。”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該項目于今年3月22日開建,目前已完成廠房主體、辦公樓二層主體、宿舍樓及餐廳地下室防水施工。計劃今年8月中旬可完成廠房部分施工并移交企業,9月基本完工,10月竣工驗收。“過去我們受制于老廠房的建筑層高,一直無法引進安裝相關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搬遷以后,企業在產品多樣化生產和改造升級上可以有更多考慮。”周莉表示。
轉型發展
優化區域功能布局
按照新區“一核兩翼多點”的空間布局,中部以視高街道為主,承擔著新區跨越發展的重任,被定義為新區的“創新服務核心區”“對外開放橋頭堡”;西部以青龍街道為依托,被定義為“以智能制造、先進材料、現代物流為主導的高端產業功能區”;東部規劃建設眉山東部新城,著重打造以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空港物流等為主導的產城融合區。
然而,新區現有的產業業態和功能分布不能完全適應“一核兩翼多點”的空間布局。轉型發展,對于新區來講已迫在眉睫。
“這些年,視高工業園區已發展為城市中心區,開始出現企業與居民區、商業區交錯混雜的狀況,尤其是大型運輸車輛頻繁穿行,對城市基礎設施、居民人身安全等方面造成不好的影響。”新區視高街道居民趙典認為,這與新區高質量發展之路不匹配。
針對上述問題,新區除了引導一些像中廣核拓普(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重新布局以外,還積極穩妥處置一些閑置低效資產企業,切實減少無效低端供給,努力讓新區空間布局更優化。
“目前,新區已成立工業企業閑置資產清理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建立閑置低效工業企業及停建工業項目信息共享機制,加強跟蹤監測和分析預警,積極開展閑置土地回收和閑置資產盤活利用工作。”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新區通過“政府回購一批、引入項目盤活一批、新上項目一批、收回土地一批、破產清算一批”措施,處置長期閑置低效工業企業及停建工業項目,盤活有效資產,實現轉型發展。“原來新區城市規模小,企業都在城外,隨著城市擴大,企業已經被城市包在了中間,失去了生存空間,部分企業還長期處于閑置狀態。對于企業業主無能力新上項目,但具有回購價值的企業,新區管委會對閑置資產進行評估回購,重新安排符合區域空間布局條件的新項目入駐。”該負責人表示。
深化改革
推動跨行政區域協同發展
目前,新區代管彭山區和仁壽縣的部分行政區域,各個板塊自然稟賦、區位差異較為明顯,推進區域間協同發展是新區深化改革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使命。
“新區實體化運行以來,立足難題、規劃破題、執行答題,陸續實施了一系列打破行政區劃、探索區域協調發展的舉措,從整合區域資源、統籌做好規劃,到產業招商、項目建設、人才培育,新區協調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按照“一核兩翼多點”的空間布局,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版圖”更加清晰,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我已經在視高買了房,準備明年和女友結婚,到時候就是視高生活、青龍上班。”在中廣核拓普(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上班的張亮說,去年,視高到青龍的視青路已全線通車,現在從視高到青龍開車只需要20多分鐘。據了解,視青路還與天府大道、成都“三繞”以及正在修建的益州大道南延線等新區城市主干道聯通,未來將形成一個跨區域、便捷高速的快速路網,為區域協調發展奠定基礎。
下一步,新區將繼續趟深水、下真功,持續推進跨行政區域協調發展的改革之路,統籌做好區域空間布局,科學規劃騰空土地,促進產城融合發展,進一步優化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成集生態居住、商貿服務、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功能新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