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4-15 21:25:29
責任編輯:任楓楓
眉山網訊(記者 李幸)近年來,我市采取建立“四包”機制、運用“三個”平臺、推廣“三類”途徑、創新“四種”手段等做法,加大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8%,優良率同比增加5.6%,達到92.3%。
建立“四包”機制。全市建立了“區縣領導包片區、部門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社、村社領導包田塊”的“四包”工作責任制,在田間地頭樹立公示牌,明確責任人、責任領導,確保層層都有責任,人人都有壓力。
運用“三個”平臺,全市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盯緊重點群體,通過張貼通告、懸掛標語、手機短信、簽訂村規民約等方式,做到電臺有聲、電視有影、報紙有文、處處有標語,戶戶有公告。針對有此類違法行為的重點人群,面對面、點對點地進行宣傳,營造“不敢燒”“不愿燒”“不想燒”的輿論氛圍。
推廣“三類”途徑。我市積極調整農業結構,依托泡菜行業、新興醫藥產業園等,鼓勵大面積種植蔬菜和中藥材,大力發展地方標志性農產品,從源頭上減少秸稈產生量。加強秸稈工業化利用,引進專業公司和企業利用秸稈制作有機肥、飼料或焚燒發電。積極推動秸稈集中收割、集中粉碎、腐熟還田等秸稈農業化利用。近年來,我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2%以上。
創新“四種”手段。全市通過創新技術手段、管理手段、執法方式和處罰手段,利用大氣微觀監測點位、無人機巡查等方式監控情況;完善村規民約,將秸稈禁燒作為村規民約的重要內容實施教育或處罰,并采用白天查火光、夜晚查黑斑的方式固定證據,建立“當天立案處罰、當天送到派出所、當天電視臺曝光、當天處置黑斑、當天啟動追責”制度,嚴肅處理違法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