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中國社會報
更新時間:2020-02-26 15:00:46
責任編輯:任楓楓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四川省眉山市民政部門在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上下了功夫、動了腦筋。群眾辦理業務出門不便就開通網上申辦,群眾生活受困就簡化審批程序快速辦理……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要有一顆為民愛民的心。
眉山民政人把工作重新梳理,逐項做細、做實再升級,他們是這么想的,更是這么做的。
感動:3天拿到救助款
“這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啊!我太感動了,3天,我就拿到了救助款!”陳某激動地說:“現在鬧疫病,出個門都不容易,我之前還擔心沒人管我,可咋辦喲。”在廣東打工的陳某于年前返回眉山,因其久受糖尿病困擾,身無分文,連回家的車票都是由廣州市救助管理站購買的。回來后,又遇到了新冠肺炎,一時陷入窘迫。“2月10日,我從市民政局發的公告里看到便民服務熱線電話,心想打打試試看吧,申請臨時救助。”陳某說。在民政助理員的協助下,僅3天,陳某便通過網上申請獲得了2000元的臨時救助金,通過網上在線申請、審批,順利納入低保保障。以后,陳某可以每月領到450元的低保金。
“我們一定要以最堅定的行動扛起防疫責任,切實發揮好困難群眾兜底保障作用,有效落實便民服務措施,精準救助特殊困難群體,尤其在這種特殊時期,要更好地服務廣大群眾!”這是眉山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萬俊才向全市民政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對全市群眾作出的承諾。
為提升疫情防控期間社會救助效率,眉山市民政局推出“網上救助、簡化審批和熱線服務”三項便民舉措。加快推進社會救助事項網上辦理,將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特困供養等納入網上辦理范圍,困難群眾可自行或通過民政救助經辦員協助,在微信公眾號上申請社會救助,實現群眾 “少跑路”、數據“多跑路”,申請、審批“不見面”。2月12日以來,已接受網上救助申請58人。
不僅如此,眉山在這個時期還取消了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各類救助的入戶調查和評議環節,實現申請、審核、審批全流程在線辦理,社會救助申請時間平均縮短15天。疫情防控全面啟動以來,全市在線審批新納入城鄉低保對象1594名。
全市民政救助機構建立救助服務熱線、未成年人關愛保護24小時服務專線等平臺,實現在線服務3000余次,幫助解決實際問題1320個。
這三項舉措下,眉山的民政業務服務夠快、夠便捷、夠安全!這才有了令陳某感動的一幕。
感謝:1000次的“好奇”來電
“同志,我想問一下,好奇怪哦,這個月低保金到賬了,比原來多好多喲!”2月10日,眉山市民政局社會救助科陸續接到群眾打來的咨詢電話。工作人員耐心解釋道:“為保障全市困難群眾疫情防控期間基本生活,我們提前將今年一季度的城鄉低保金全額發放,所以,您收到的是3個月的低保金。”
疫情防控期間,眉山市重點做好困難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關愛保障工作,提前足額發放第一季度城鄉低保保障資金4800萬元,覆蓋全市79684名低保對象;發放特困人員供養資金3000萬元,覆蓋全市20374名特困人員,有力保障了困難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基本生活。政策在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公示,由于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出門少,所以民政局接到這樣的“好奇”咨詢1000余人次。
如何將現有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果,盡可能保證困難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活安全?眉山市除了發放救助保障金讓困難群眾“心中不慌”外,對疫情防控期間突發困難的家庭,還實行先行救助,給予不低于低保保障標準3倍的臨時救助金。對無力購買必要防護用品或生活物資的困難群眾,使用臨時救助金購買口罩、消毒液等必要防護品給予實物救助。疫情防控以來,這樣的臨時救助有7426人次,發放資金924萬元;為民政服務對象送去消毒液1300多斤,普通口罩8500多只;累計救助流浪乞討及臨時遇困人員101人次,開展防護用品等實物救助458人次。
感恩:一次兩小時的勸說
2月8日,眉山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黃箭帶隊在中心城區巡查摸排時,接到救助熱線指揮中心電話,有熱心群眾反映丁字路口有流浪人員需救助。黃箭迅速趕到現場發現此人并不陌生,正是前幾天站里分析街面防控情況會時討論過的、曾救助過的彭某。原來,彭某家中只有一個年事已高的奶奶,日常監管能力不足,平時一直由社區安排專人管理。事發前一天,眉山市救助管理站站長劉柱能剛主持召開過緊急會議,考慮近期發現彭某多次在街頭流浪,感染病毒的風險太高,經研究確定,勸導他入站并到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救助。
彭某見到救助車和工作人員,不愿接受救助,轉身準備離開,不讓救助人員靠近。3名救助管理員戴好口罩、手套和護目鏡,和他保持1米以上距離,耐心和氣核對他的名字,詢問需求,講解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并進行心理勸導。待彭某情緒穩定后,工作人員為他測量體溫、戴口罩,用酒精對身體進行消毒。同時,啟動市、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五級聯動”應急處置程序。
經過耐心的溝通和現場處置,彭某終于同意到定點醫院進行體檢!這時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看了看表,竟已過去兩個多小時。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在做好自身防護的情況下又護送彭某到眉山普和醫院體檢,萬幸未發現感染,于是,把彭某納入救助對象隔離觀察,及時進行后續溫情救助。彭某的奶奶知曉后十分欣慰,激動地說:“街道、社區知道我們的情況給他申請了低保,現在外面鬧病,我又拿他沒辦法,就怕他再害上病,你們帶他查完沒事就好了。太謝謝你們了!”
據悉,在疫情防控期間,眉山民政開展專項摸底調查,整合多方力量,采取多種形式,對全市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殘疾人、孤寡老人等困難群眾進行全覆蓋摸底排查,建立疫情感染和救助幫扶情況日報告制度,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救助范圍。
眉山市還組織2000余名志愿者和社會工作者參加基層聯防聯控,積極引導黨員和志愿者建立“一對一”“一對多”聯系幫扶機制,累計走訪困難群眾1.2萬戶。同時,加強對敬老院、福利院等民政服務機構、流浪乞討救助管理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督促檢查,加大對村(社區)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指導力度,全力保障民政服務機構安全運行和民政服務對象身體健康。
(中國社會報記者 王 堯 通訊員 鄧 杰 張 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