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2-17 20:18:07
責任編輯:雷堯
您有難,我們來幫您;您身邊有感動人和事,不妨告訴我們……
基層極度特困群眾是社會治理體系下的特殊脆弱環。關心關愛困難群體,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是作為市委機關報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刻,這些人的生存狀態和安寧有序,對于社會輿情、抗“疫”信心和“禁足”耐力具有重要影響。
從即日起,眉山日報全媒體特推出“守望相助 我們在一起”專欄,聚焦疫情防控隔離狀態下的特困群眾生存狀態和需求,為各級黨政和社會愛心人士提供救援困難群眾的信息平臺,為困難群體提供及時求助和疏解情緒的通道,反映和推廣各級黨政及基層組織救助困難群眾的情懷、措施、動態、好的做法,反映困難群眾自尊自強、積極自救的精神風貌和感人事跡。
求助熱線:028-38166844
市民熱線反映:每周每戶只能指定一人外出一次?
記者走訪調查:彈性管控,并非“一刀切”
眉山網訊(記者 張成鋒 蹇瑋杰)當前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日前,有網友在眉山日報全媒體的“守望相助 我們在一起”留言平臺上反映:東坡區多悅鎮兩河口村現在實行每戶村民每周外出一次的進出村嚴格管控,這種“一刀切”的做法給當地村民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群眾來電反映是否屬實?2月17日,記者前往兩河口村進行了實地走訪調查。
上午10時許,記者在東坡區多悅鎮兩河口村的村口看到,該處入口用竹竿、桌子等物設置了簡易關卡,有三名戴著紅袖章的工作人員正在詢問通行人員是否有臨時通行證、工作證等相關證件,并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同時叮囑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
正在該出入口執勤的該村網格員趙紅英說:“為了避免疫情的傳播,按照上級有關規定,村中自2月4日起實行了進出村嚴格管控措施,設置警示牌、警示線,僅保留了該處出口進出。每天24小時派人輪流執守。”
“剛開始村中實行每戶每天指派一人外出一次,但由于村中每天前去鎮上的村民中大多只是想出走走逛逛,并非去購買必要的生產生活用品,為此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更改成了每三天一次直到現在的每周一次,并限定為兩個小時,估計這讓有些村民不理解。”趙紅英稱,后來他們也意識到防控疫情不能簡單的“一刀切”。
“后來在執行中,我們也根據情況人性化調整,比如有的村民已經過了卡,某種藥忘記買了,或者是鄰居臨時委托幫帶東西,我們在核實情況后,都是放行的。”趙紅英還告訴記者,“因為前面的路口已經進行過消毒和測體溫,我們這個執勤點在中間,也就不重復做這些,其實這也是為了方便村民出行,少做無用功。”
走訪中,村民對進出村“硬核”防疫舉措支持者居多。
“之前很多年輕人借著外出買東西的幌子,在外面轉耍,差不多天黑才會回來,還說不聽。”家住兩河口設卡點附近的村民王洪成表示,現在盡管是一周外出一次,但村中并非硬性管理,對于外出務工、購買農資、購買藥品等情況,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后均是放行。不僅如此,村中的黨員干部在接到村民需要購買生活物資的電話后,也是自貼油費去鎮上統一購買送到家門口,“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為何該村管控如此嚴格?該村的村主任嚴禮建介紹說:“之前村中只要求了外出務工返鄉者需要進行登記、居家隔離,但在2月5日,有一從廣東返鄉人員在居家隔離后,2月10日晚出現了發燒發熱的情況,雖然第一時間將其送至眉山市中醫醫院,但我們還是擔心,萬一有傳播可能,同時也為了減少村民的恐慌,就未及時向村民說明情況。”嚴禮建介紹,“據目前反饋的情況看,該名返鄉人員應該只是一般感冒,2月20日應該就能解除隔離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