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23 07:24:55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方青卓
2010年5月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對口幫扶藏區貧困縣工作決策部署,緊密結合阿壩州金川縣的實際,充分發揮人才、技術、機制等方面優勢,真情幫扶,精準施策,助推金川縣于2018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今年,是我市對口幫扶金川的第十年。截至目前,我市先后派出五批對口幫扶工作組赴金川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投入的援助資金逐年增長,共投入8812多萬元,實施規劃編制、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對口幫扶項目121個。一大批援藏資金的投入和援藏項目的落地,深刻改變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貌,提高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書寫了一段漢藏一家親的華彩樂章。
傾情傾智攜手并進
積極補齊金川教育短板
東坡故里,天府眉山,為金川孩子的教育付出的不僅有智慧,更有真情。
陳丹是我市青神中學校的政治老師,現掛職于金川縣高級中學。2018年10月12日,她以第五批對口幫扶金川縣工作組成員的身份來到金川縣,同其他援藏干部人才一起,情灑雪域高原,汗揮金川熱土。更為難得的是她是同丈夫徐俊一起帶著孩子援建金川。
針對課程多、藏區學生普遍學習基礎較差等情況,陳丹設計出新的教學方案,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課堂上及時進行鞏固訓練、夯實基礎,課后認真檢查學生作業,還積極開展“輔優補困”工作,獲得師生的一致好評。剛到的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她所教班級的政治學科成績平均分提高了近10分。
“阻斷貧困基因代際傳遞的關鍵在教育、重點在教育、難點也在教育?!鄙钪O此理的陳丹認為,作為援藏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應該培養當地的“造血”功能。工作中,她經常同其他政治老師一起探討,每星期開展一次學科教研活動,制定出符合學生情況的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案,并把好的教學方法和其他老師分享。同時,她積極參加聽課、評課活動。今年9月,陳丹指導金川中學的老師在2019年阿壩州高中思想政治優質課展評活動中獲一等獎。
陳丹傾情傾智補齊金川中學思想政治課的短板所做的努力,只是我市提升金川教育軟實力,從而補齊金川教育短板的個例。2018年以來,我市28所學校與金川學校攜手并進,結為友好學校,做到了資源共享、管理共建、教學共研;金川165名教師先后來我市跟崗培訓;我市知名校長和中小學名師赴金川開展交流活動45次,專題講座13次,為金川教育的教學和管理水平提升添磚加瓦。
真情援助不辱使命
切實減輕群眾外出就醫負擔
“快點去開單子,袁老師在上班?!痹诮鸫h人民醫院放射科,經常會有當地群眾這樣互相轉告。他們口中的袁老師,是我市彭山區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袁登翔,現掛任金川縣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擔任放射科診斷及業務培養工作。據了解,在袁登翔的真情幫助下,金川縣人民醫院放射科一年來完成DR檢查16206人次、CT檢查10178人次,業務收入386萬,均較上年明顯提高,全年未發生差錯事故。
“金川縣人民醫院放射科總共只有7人,其中一人是退休返聘人員,也是科室里唯一有執業醫師證的,其余六人均是專業技術?!痹窍杞榻B,因為科室人才稀缺,其余六人也都從事影像診斷?!敖衲?月,派送了一名工作人員去眉山市中醫醫院進修學習半年;6月,又派送了一名工作人員去四川省人民醫院進修學習半年。平時,我也給他們講解業務知識,督促他們認真學習,現在科內已經有一名工作者考過了執業助理醫師?!痹窍枳院赖卣f,去年11月30日和今年3月20日,他還在醫院開展了兩次講座,為全院職工全方位解讀了腸梗阻影像阻斷、肺結節等方面的知識。
“拍片技術提高了,片子拍得清晰了,當地群眾更加信任醫院,外出治病的相對少了,看病成本也下降了一些。”袁登翔表示,在援藏醫生的真情付出下,當地群眾有了更加便捷的就醫條件。
據了解,2018年以來,我市共有21名優秀醫生赴金川各醫院進行“傳幫帶”,診療2685人次,完成髖關節置換等手術263臺,開展《雙腔支氣管全身麻醉》等新技術項目5項,學術講座53次,操作示教98次。在我市醫療工作者的真情援助下,為當地培養了一批帶不走的醫療學術帶頭人,切實減輕了群眾外出就醫負擔。
實心實意為民服務
把金川人民當親人
我市援藏干部始終秉承“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優良作風,以金川為家、主動融入,做金川人、說金川話、謀金川事,與當地干部群眾一塊苦、一塊干,用實際行動踐行對口幫扶誓言,忠誠擔當、無私奉獻,樹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只有把群眾‘放心上’,群眾才會把我‘裝心里’?!瘪v村15個月,援藏干部宋福吃住在金川縣河東鄉達爾甲村村委會,帶領村兩委、駐村工作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協調10萬元資金發展200畝花椒種植,先后建立達爾甲先鋒微信公眾號、達爾甲智慧黨建平臺,把黨的政策宣傳、黨員教育、便民服務、電商等功能搬上互聯網、接上手機端,打通群眾教育“最后一公里”,被全村群眾稱為“送?!睍?。
援藏干部王斐被分到金川縣曾達鄉大溝村任駐村工作隊隊員。大溝村被稱為“云頂花海”的草原村莊,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比拉薩市的平均海拔還要高出400多米,積雪期長達6個月以上。剛到村子時,王斐因缺氧呼吸困難,一到晚上睡不著覺并鼻血不止。但這些困難并沒有將他打垮,他積極轉變角色,融入藏區生活,提建議促發展,完善了大溝村的基礎設施、公益設施設備,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在藏區的王斐,被同事和藏區干部親切稱為“累不倒的斐哥”,被曾達鄉大溝村村民稱為“自家人”。
主動請纓奔赴高原的援藏干部董理平,在金川工作一年來,始終牢記組織囑托,傾情傾力做好省內對口幫扶各項工作,助力金川如期順利脫貧摘帽,有力提升了金川組工對外宣傳成效,促使援藏隊伍管理服務實現了“兩到位”,推進金眉兩地對接實現了新的突破。下一步,他將幫助金川爭取實施一批鄉村文明提升建設項目,指導金川創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通過“一城(文明城市)一村(文明村)”創建工作,努力澆灌高原文明之花。
如今,越來越多援藏干部的事跡正在成為金川的佳話。
“眉山歷批援藏干部視金川為第二故鄉,視金川人民為親人,接力援藏、奉獻高原,書寫了大愛無疆、藏漢一家的動人故事,在雪域高原鑄就了不朽的援藏豐碑?!苯鸫h主要負責人評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