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08 14:45:23
責任編輯:任楓楓
李勇軍 蘭婷
“感謝政府、感謝園區、感謝銀行。”10月27日一大早,眉山泓揚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罡,接到了農商行工作人員一筆40萬元貸款的到賬提醒電話,宋罡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一口氣說了三聲感謝。
對宋罡而言,這筆貸款很及時,來得卻很不容易。在外打拼多年,宋罡2018年初回到家鄉青神,以租賃廠房的方式,入駐青神縣力興機械產業孵化園,開始返鄉創業歷程。“我們現在訂單是不愁的,但周轉資金是一個難題。”宋罡表示,企業購買材料要現款,但生產、銷售和回款有一個周期,企業很缺周轉資金,要是向銀行貸款的話,手續多、門檻高,如果向私人借貸的話,成本又難以負荷。資金成為了壓在宋罡心上的一塊重重的石頭。
“宋罡面臨的問題不是個例。”青神縣人社局局長徐鵬表示,為切實解決小微企業發展難題,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結合主體教育實踐活動,該局將解決此項難題列入主題教育整改落實專項,聯合了中國人民銀行青神縣支行、縣工業開發區管委會等部門對縣內小微企業進行了深入走訪調研,發現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的問題。
一方面,小微企業難以找到有效抵押物,而銀行又最擔心呆賬、壞賬的問題,如何破局?唯有創新之舉。經過多部門的思想碰撞和綜合評估,一套政府主導、人行牽頭、財政貼息的工作思路漸漸明晰。
在政府、金融機構、園區的共同努力下,力興“微易貸”項目順利誕生。具體來說,就是在政府主導下,由力興園區提供抵押資金交到銀行,為園區內需要借貸的企業提供擔保,而貸款企業則是用自己的設備設施給園區作為質押。在這個過程中,園區主要負責推薦,銀行主要負責審核,實現了“雙保險”。
力興機械產業孵化園項目占地500畝,總投資10億元,是一個專門孵化小微機械及配套企業的專業化園區,目前已有33家企業入駐。“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也是力興機械產業孵化園做大做強的基礎前提。”徐鵬介紹,基于共同的目的,政府與園區一拍即合,政府主導、園區出資,一舉打消了銀行呆賬、壞賬的顧慮。
目前,青神力興機械產業孵化園已在青神農商銀行存入100萬元的擔保金。根據政策規定,這筆擔保金可以擴大三倍,即園區內的小微企業可以用這筆擔保金在銀行貸款300萬元。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還整合相關項目資金為符合條件的貸款進行貼息,這進一步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壓力,也進一步激活了金融資本支持小微企業的活力。
青神縣政府部門、園區和金融機構大膽創新,通過政府主導、人行牽頭、財政貼息的機制,真正達到了園區增信、銀行增貸、企業增效的“多方抬”效果,探索出了一條小微企業融資的“青神模式”,為持續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奠定了基礎。
事實上,創新金融服務助力小微企業破解融資難題,這只是青神縣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組合拳”的其中之一。出臺《青神縣“扶持跟著項目走”實施辦法》、全省首推“首違不罰”清單、每月開展一次“企業服務接待日”……今年以來,該縣在完善法治環境、完善要素保障、完善服務環境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硬措施”。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青神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37.25億元(扣除外商和港澳臺),占GDP比重為52.65%,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速7.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