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07 15:33:16
責任編輯:任楓楓
旭光小區西門剛剛建好的電梯。
近年來,城市建設的腳步不斷推進,舊城改造讓不少小區周邊及內部環境變得越來越整潔美觀。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市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斷提升,老舊小區沒有電梯這一問題成了眾多人的一塊“心病”。
如今在我市,不少既有住宅都面臨著是否要加裝電梯的抉擇。那加裝電梯到底能帶來哪些便利?推進過程中出現了哪些情況?有什么樣的故事發生?11月5日,記者走進我市旭光小區,直擊加裝電梯項目現場。
新電梯精致大氣。
鏡頭1
看現場 加裝電梯改善樓房外觀且帶來便捷
“電梯和單元樓渾然一體,真漂亮!”11月5日,記者走進旭光小區西門,遠遠便看到一處正在增設電梯的單元樓。新電梯精致大氣聳立一隅,樓房外觀也跟著提檔升級。此時,電梯已安裝完畢可供住戶使用,剩下兩三位工人在樓層廊橋處進行收尾作業。
“施工速度還是挺快的,平日里施工方都是等我們上班后才開始作業,下班回來就看到了新進度,施工期間也不影響生活。”家住該棟六樓的王女士說,“真沒想到住了那么多年的老房子,如今裝上了電梯,太好了!”
環顧四周,深灰色的電梯外墻有著結實的輪廓,在采光方面,也未對旁邊的樓房產生太大影響。居民只需要拿出電梯門禁卡一刷,摁下樓層,很快便能到家,十分便捷。同時,電梯面積也足夠寬敞,推輪椅進去不成問題。
“早些年剛買房時上上下下還行,現在年紀大了,就開始有些吃不消。”王女士說,前些年她的長輩下樓梯時摔了一跤,出行變得很不方便。“那時候一想著要上下樓梯,就好想有個電梯,現在好了,愿望實現了”。
記者跟隨王女士乘坐電梯到達六樓,只見外面是約兩三米長的廊橋,用于連接主樓和電梯。兩側的透明玻璃大氣時尚,與整體建筑相融合。與廊橋相連的樓層都安裝了防護欄,保障居民安全。“已經安裝好電梯的住戶們很多將這個區域擺上了花花草草,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我們也打算向他們學習,讓居住環境更加舒適。”
加裝電梯不僅是年紀偏大的居民的福利,一些年輕人也表示,有了電梯后買大件的東西,再也不用搬得上氣不接下氣了,生活里多了許多方便。
據物業相關人員介紹,旭光小區共有147個單元樓,小區所處地理位置好,生活配套設施較完善。以往沒有電梯,一些住戶會選擇另買新居。如今可以加裝電梯,不少住戶都高興地留下來了。
去年,該小區南16棟2單元增設電梯項目竣工投運是眉山城區第一個正式竣工交付使用的老小區增設電梯。目前,該小區已有十多臺電梯正在安裝或已完成安裝。
“大約在去年6月,南16棟2單元的住戶們推選出4位業主代表組成小組,由小組全權負責項目的推進、資金籌集和相關合同簽訂等事宜。”物業人員說,經過該單元全體住戶協商,從政府和電梯企業提供的若干方案中,確定了一套收費標準,并與委托的電梯企業進行項目前期設計、報規、報建和報監等工作,并如期實現了項目的正式開工建設。
“施工期間,已經有不少周邊居民到現場打探過。第一部電梯在一定程度上對別的單元居民形成示范效應。”經過為期3個多月的緊張施工,“高顏值”加裝電梯全新亮相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關注。“首批電梯的竣工落成,圓了高層許多行動不便居民的心愿,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了電梯的便利,也激發了群眾加裝電梯的熱情。”
住戶刷卡乘坐電梯回家。
鏡頭2
聽經過 加裝電梯需積極溝通達成共識
在現場,記者看到不同電梯項目進度正在陸續開展,有的正在初步搭建框架,有的則在安裝外墻……不過,由于涉及業主協商、利益補償、報建等多個方面,也有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遇到阻礙的情況發生。
“大家都會變老的,安裝電梯也是為了以后考慮,安上后出行真的會方便很多。”60多歲的楊先生所在單元樓正在協商安裝電梯,而他對加裝電梯有著強烈意愿。他指著隔壁干凈明亮的電梯說,“出錢也愿意啊,你看現在他們安裝好了的,多方便。”
“有時候部分單元樓加裝電梯不能順利開展,主要還是意見難統一。”楊先生說,吃力不討好,誰都不愿意牽頭,大家都處于觀望狀態。業主內部意見不統一,有的口頭答應了,但到了簽協議書、提供房產證的時候又反悔了,這樣的情況很常見。
一般情況下,對于加裝電梯,高層住戶態度積極,低層住戶卻往往意見較大。“部分樓層所處地光線本就不是很充足,低層尤其一樓更昏暗。如果再加裝電梯,影響采光和通風怎么辦?”一名一樓業主說。
“同時還有其他的利益考慮。一般情況下,原先沒有電梯的小區樓房,低層價格偏高,高層價格偏低;如今有了電梯以后,情況不一樣了。”物業相關人員說,這也是很多低層業主有些抵觸的原因。
面對這樣的要求,高層住戶往往認為,“低層住戶可以不出電梯費用,加裝電梯提升的是整個小區的生活品質,不光我們受益,為什么就不能互相理解呢?”
及時溝通、相互理解就成了最重要的一環。“有些單元是從3樓開始入戶,有些則是2樓,還有些則是在樓層背面安置。”物業相關人員講道,“比如一開始計劃將電梯建在陽面,這樣一出家門就能乘電梯,但業主普遍反映遮擋陽光,于是大家就可以商量將電梯改建在陰面;電梯最初設計為全玻璃式,美觀大方,大家考慮到有老年人問題,可能會造成居住在高層的老人恐高害怕,于是將轎廂打造為封閉式。加之考慮到消防、綠化等眾多因素,現在旭光小區加裝電梯分別根據單元樓實際情況來安裝,這樣才能做到讓大家滿意。”
各單元根據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加裝電梯。
鏡頭3
講心得 小小電梯成鄰里關系紐帶
“等這個電梯裝好了,就方便多了。”住在旭光小區北門區域的李先生也同樣在推動電梯加裝的事宜,“從早前開始,我們就有加裝電梯這個想法,牽頭人和核心小組是必需的,單槍匹馬可不行。”于是,李先生便和自家這棟樓的其他業主聯絡一同來做這件事情。“好在大家都很支持,低層住戶在了解事情來龍去脈后,或者多溝通后,都基本同意了。他們認為,加裝電梯是一件民心工程。”
“在初步征詢完成后,還會進行一些細節磨合和討論,只有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推進加裝電梯事宜。”起初,李先生集合樓棟所有業主,建立了微信群。在前期準備階段,他們開始收集各種加裝電梯的政策材料和關注其他地區的成功案例,與有空閑時間的業主們一起調研走訪。只要與這個領域相關的信息,他們都會關注,并將多方收集的各電梯公司的產品參數、價位、設計、分攤等各種信息發到了微信群里,及時與所有人進行探討、溝通與協商。
“這電梯好像比別家的貴。”“但質量和口碑有所保障。”“分攤能再講講嗎?”“當然,大家都好商量。”“電梯裝好了再出錢可以嗎?”……
隨著李先生與幾位熱心業主的多次溝通協商,通過對大家科普品牌,對比技術參數,數據硬指標等方面講解以及做到有事一起商量的原則。在解決各種問題的同時,鄰里之間也逐漸熟悉起來。大家彼此體諒、換位思考,最終達成共識。
“老樓加裝電梯,碰上‘硬骨頭’是很正常的,高低層之間不好協商、業主內部協調不暢、電梯公司掉鏈子等,任何一點都可能讓加裝項目無疾而終。所幸我們鄰里關系和睦,大家都很通情達理、覺悟也高,電梯公司服務到位,我們才比別人少走了一些彎路。”
加裝電梯不僅帶來便利,還成為維系鄰居之間關系的紐帶。經歷了一段時間,李先生十分感慨,“以前,大家互相都是沒有來往,現在通過參與加裝電梯這件事,也都熟了。特別感謝一樓、二樓的鄰居,有了他們的支持才讓我們住上了帶電梯的房子,解決了上下樓不方便的難題。對于上了年紀的人,居家養老出行是第一位的。裝好電梯后,大家打算經常聚會,微信‘工作群’變‘友鄰群’,以后關系肯定會更好。”如今,這臺電梯正在加快安裝,相信很快就能投入運行。
記者 雷卓鳴 文/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