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0-29 09:21:26
責任編輯:鄭順
何慶國熱心幫助居民修車。
眉山網記者 張丹梅 文/圖
在仁壽縣文林鎮建設路社區,說起何慶國,很多街坊鄰居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贊他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大好人”。
今年56歲的何慶國是一名退役軍人。十幾年來,他始終發揚部隊的優良傳統,以雷鋒為榜樣為群眾做好事、實事,先后被評為“四川好人”“眉山好人”“眉山市道德模范”“眉山市優秀退役軍人”。
堅守初心 以雷鋒為榜樣服務群眾
何慶國的“熱心腸”要從部隊當兵開始說起。1982年,何慶國參軍入伍。在部隊苦練本領的同時,他細心地發現官兵們理發要到很遠的地方,于是他買來一套理發工具,并抽空去拜師學藝,堅持14年義務為部隊幾千名官兵理發。為此,他還榮獲了三等功。
1997年,何慶國從部隊轉業被安置到仁壽縣當時的棉紡廠,后與妻子經營著一家裁縫鋪。2006年,在政策的支持下,他來到仁壽縣文林鎮建設路社區,任職公益性崗位。十幾年來,他發揚部隊優良傳統,以雷鋒為榜樣,為群眾做好事、實事,溫暖了無數人。
2014年8月的一天,何慶國在妻子的裁縫鋪前撿到一個女士手提包。為了尋找失主信息,他打開了手提包,沒想到里面竟然整整齊齊地碼著成捆的百元大鈔,而包里沒有一點失主的信息。害怕失主找來自己卻走了,平時6點過就要關門的裁縫鋪到8點都還未打烊。
“師傅,你有沒有撿到一個包?”終于,一名女子在妹妹的攙扶下,精神恍惚地來到何慶國家的裁縫鋪?!皳斓搅?,就是在等你?!碑敽螒c國說出這幾個字,該女子一下子跪倒在地上,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對于這失而復得的35萬元,任何語言都不能表達她內心的激動。失主姓龔,是外地人,常年在外打工,為了讓孩子有個讀書的好環境,她帶著家里所有的積蓄和向親戚朋友借的錢來仁壽買房,不料銀行關門太早,只得帶著現金回家,路上因為粗心掉了錢。龔女士試圖拿出一萬元來感謝何慶國,卻被婉拒。后來,龔女士認何慶國為“干爹“,現在依然保持聯系。
2019年4月的一天晚上,何慶國散步回家途經一天橋時,遇到一名學生摔傷了腿。何慶國趕忙叫車把學生送到醫院,忙前忙后幫其掛號、拍片,聯系其父母,安頓好后回到家已經是凌晨三四點。得知這名學生叫余鵬,是一名高三學生,還是自己的鄰居,第二天,何慶國又幫忙聯系醫保中心,希望醫院能夠盡快手術,讓余鵬早日康復回到學校復習功課。今年,余鵬順利考上了本科院校。一提起這件事,其父母仍然對何慶國的熱心助人感動不已。
生活中,何慶國因身患疾病,長期需要服藥,家庭也并不寬裕,但是他總是笑迎生活,并力所能及地幫助有需要的人。前兩年,受眉山市道德模范李俊英的影響,他加入“眉山市李媽媽愛心協會”,先后與仁壽的愛心志愿者資助當地30名困難學生上學,還為邊遠山區小學及學生送去運動器材和生活用品,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愛崗敬業 平凡崗位書寫“不平凡”
作為社區公益性崗位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何慶國有著繁雜的日常工作?!懊刻煸缟狭c就起床,對社區環境衛生進行第一遍巡視。”何慶國說,一年365天,一天三次巡視是雷打不動的。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他平時總是多走訪群眾,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對每天的工作情況也做好相關總結記錄,與同事分享如何做好群眾工作,加強業務學習。
“一會兒要去醫院看望社區的湯菊明老人,再去趟民政部門?!焙螒c國說,由于他負責的范圍是老小區,住戶大多是老弱病殘,需要幫助的很多。其中,湯菊明老人老伴早年去世,家中兒女常年不在身邊,她自己擺著一個小攤??蠢先四隁q大,行動不便,何慶國每天早晚便幫其擺攤、收攤,還時常關心老人的日常生活;居民葉茂華丈夫有殘疾,子女在外打工,其在社區經營著一個臨時小吃攤,何慶國平時主動幫忙扛東西、修車、換燈泡等……
除了力所能及做好事,何慶國還心系家鄉發展。工作中,得知文林鎮忠實村的村民想種植果樹增收,他主動牽線搭橋,引進果樹種植人才、技術和優良品種,邀請農技師和果樹專家,堅持每月為村民專題輔導和田間現場指導,促進家鄉發展。目前,忠實村掀起了致富熱,也更加激發了何慶國不斷為家鄉做貢獻的信心和決心。
“我是一名黨員,必須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和作為黨員的責任,哪里有需要,都應該主動積極地提供幫助?!焙螒c國說,自己會繼續以“雷鋒”為榜樣,堅守初心,服務群眾永不止步。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