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0-20 10:01:46
責任編輯:陳敏
成都主會場開幕式上的舞蹈表演。
樂山分會場非遺項目展示。
資陽分會場展示非遺項目東峰剪紙。
德陽市非遺社區實踐活動中熱鬧的文廟廣場。
眉山分會場青神牛兒燈展演。
眉山分會場洪雅中山舞獅展演。
10月17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成都非遺博覽園開幕。本屆非遺節以“傳承多彩文化、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將持續至10月22日。在此期間,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個非遺項目將集中亮相、展示交流。
此次非遺節除了成都設1個主會場和18個主題分會場外,首次將分會場開遍全省。非遺節期間,綿陽、宜賓、瀘州、樂山、資陽、眉山、南充、甘孜、阿壩、涼山10個市州設置分會場,開展非遺展示、展演、展銷、實踐和體驗活動。
本次非遺節期間,成都平原經濟區的八個市州成都設主會場,綿陽、樂山、資陽、眉山各設分會場,雅安、德陽、遂寧三市還舉行了非遺進社區實踐、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動,為群眾獻上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成都
六大展覽精彩紛呈
10月17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幕式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舉行。開幕式演出以《五洲風情薈天府》為主題,來自國內外的40余支隊伍通過“世界風、中國韻、天府情”三個版塊,為現場3000余名觀眾奉獻了一場世界級非遺盛宴。非遺節期間,來自21個國家的64支演出隊伍將輪番登場,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世界非遺魅力。
此次非遺節本著“傳承多彩文化,創享美好生活”的主題,在園區舉辦六大展覽,展覽面積超過兩萬平方米,聚集了42個國家的910余個非遺項目。國際傳統手工藝展將呈現國際非遺的多彩;中國非遺創意設計作品授權展、非遺動漫沉浸體驗展為觀眾展現非遺跨界的新場景;非遺美食技藝展和“百年匠心 非遺多彩”——經典車第一印記展也同時開展。
值得注意的是,開幕當天正值全國第六個扶貧日,本屆非遺節的主題展——非遺傳承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展,受到現場觀眾的關注。該展覽以全國“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定點扶貧的縣(市)所采取的“非遺+扶貧”工作路徑和取得的實踐成果為主,以四川各地探索非遺助力鄉村振興成果為輔,全面展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非遺力量。
眉山
大巡游深受青睞
10月18日下午,大美眉山·非遺之旅——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眉山市分會場在眉山會展中心開幕。
開幕式上,歌舞表演《五洲風情薈眉山》精彩上演。據悉,這是首次在眉山匯集五大洲國際傳統民族歌舞表演,充分展現眉山分會場國際風尚。
當天下午,眉山分會場還舉行了“錦繡眉山”大巡游,展示眉山市部分非遺項目及民風民俗。巡游中,丹棱嗩吶聲音高亢,幾十名樂手吹響嗩吶,一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引得圍觀群眾一致稱贊;洪雅復興耍鑼鼓趣味十足,表演者演唱的瓦屋山山歌原汁原味再現當地風土人情;彭山公義女子龍表演者身手敏捷,手中彩龍上下飛舞,令人目不暇接……一個個精彩絕倫的節目,將現場觀眾的情緒不斷推向高潮,大家紛紛為眉山豐富多彩、精彩絕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點贊。
據了解,眉山市各縣(區)還將開展眉山非遺社區實踐活動,突出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保護理念,結合傳統工藝振興、鄉村振興、非遺扶貧國家戰略,開展非遺展示、展覽、展演和體驗活動,讓非遺節社區實踐活動精彩紛呈,在全市范圍內掀起全域非遺實踐的熱潮。
樂山
推出非遺之旅線路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樂山分會場活動于10月17日正式啟動。開幕式上,樂山市七個入選第一批四川省非遺項目體驗基地的單位獲得授牌,分別是夾江狀元紙廠竹紙技藝體驗基地、夾江大千紙坊竹紙技藝體驗基地、夾江木版年畫制作體驗基地、峨眉武術體驗基地、沐川草龍技藝體驗基地、犍為羅城麒麟燈技藝體驗基地、峨邊甘嫫阿妞傳說體驗基地。
據悉,非遺節期間,樂山分會場不僅推出非遺之旅線路,還有精彩的非遺節目表演。本屆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在樂山大佛博物館舉行,樂山精選全市14個非遺精品項目,如井研農民畫、峨眉扎染傳統技藝、夾江年畫、小涼山彝族刺繡等,采用實物展示、圖片展覽、傳承人演示、項目表演等方式進行全面展現。在為期6天的活動中,市民和游客除了能欣賞到靜態的非遺展示,還能現場參與到縣(市、區)非遺主題日活動和“舌尖非遺”活動之中。
綿陽
非遺展示展演熱鬧非凡
10月17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綿陽分會場在鐵牛廣場拉開帷幕。
開幕式上,歡快悠揚的原生態民族歌舞、曲調動人的采茶歌曲、驚險刺激的高空雜技、歡樂的金錢板等獨具特色的文藝節目不斷上演,贏得臺下掌聲連連。此外,主題歌舞《薪火相傳》、文昌洞經古樂、虎牙斗牦牛、金峰雄獅、鹽亭龍舞等諸多非遺節目更是讓人意猶未盡。
當天,綿陽分會場還舉行了動靜結合的展示、展演活動。在北川展廳,羌繡傳承人陳云珍繡制的“相親相愛”大熊貓及祥云吸引了眾多市民爭相拍照、學習;在平武展館,白馬服飾、白色氈帽、花腰帶制作技藝展示讓市民大飽眼福;在涪城館,李氏古藝石刻、月餅模制作技藝等讓人驚嘆不已;文昌年畫、聾派指畫、拼布創意、鑫田糧藝等一大批優秀非遺項目、文創文旅精品,以互動體驗的方式也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此外,北川主題展演帶來的男子群舞《羊皮鼓舞》、羌族民間舞蹈《肩鈴》、羌族口弦、民俗表演《薩朗傳歌》等節目為市民帶來了一場“豪華版民族視聽盛宴”。
資陽
非遺項目獨具特色
10月17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資陽分會場系列活動之區域合作非遺展示展銷專場活動,在三賢文化公園拉開帷幕。來自資陽市以及川東渝西和川內相關市、縣(區)的40余項非遺和文旅產品參與展示展銷。
當天的活動現場人山人海,參展非遺項目眾多,有資陽市的東峰剪紙、安岳石刻、樂至仙荷藕粉、臨江寺豆瓣等非遺代表性項目,還有綿竹竹板年畫、重慶榮昌折扇、合川桃片等來自其他市、縣(區)的非遺代表性項目,獨具地方特色的非遺項目產品吸引了不少市民群眾駐足觀看。在一些傳統手工藝項目展銷點,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技藝,精湛的技藝贏得大家稱贊。
活動現場,名小吃展銷點也熱鬧非凡。安岳周禮傷心涼粉展銷點被圍得水泄不通,據該展銷點老板楊贊介紹,僅當天上午9點到10點半,他就銷售出了100余份涼粉。
德陽
“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10月17日上午,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德陽市社區實踐“多彩非遺,魅力德陽”系列活動,在市區文廟廣場正式拉開序幕。此次活動以推動人類非遺保護傳承為主題,旨在大力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高全社會非遺保護意識。
啟動儀式上,《倉山大樂》《什邡煙葉情》《安安送米》《德陽晚霞》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非遺代表性節目一一上演。同時,現場還為《李調元傳說》《九頂山羌漢山歌》《倉山太婆龍》《漢劇》等多個非遺代表性項目進行了授牌。
此次系列活動由非遺公開課、傳統游藝、文藝演出、非遺項目展示、傳統技藝、傳統文化商品、老字號商品展示以及全民閱讀推廣簽贈、“發現歷史·記憶德陽”——德陽文化文物圖片展等多項內容組成,集中展示德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現場設立了非遺項目和傳統技藝展示區,包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綿竹年畫、劍南春傳統釀造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江手工掛面工藝、德陽潮扇傳統工藝、什邡晾曬煙傳統生產技藝等在內的20余個非遺項目和傳統工藝進行現場展示。
據悉,該活動將持續至10月20日,廣大參與者可“零距離”感受德陽非遺魅力。
雅安
盡享非遺文化大餐
10月17日,雅安市天全縣音樂廣場人頭攢動、歌聲飄揚,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社區實踐活動暨“千秋雅韻·金秋頌歌”雅安市第三屆民俗展演在這里舉行。活動旨在展示雅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彰顯民間民俗文化魅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9時30分,來自天全縣文化館及多功鄉、新華鄉、思經鄉、城廂鎮的表演者,依次為現場觀眾獻上了形式各異的文藝演出,曳步舞、旗袍秀、集體舞以及非遺節目《花桿》《花燈》《牛兒燈》等輪番上演,深深感染了在場觀眾,博得陣陣掌聲。
天全縣城廂鎮文化干事曾昭霞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社區,是天全縣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與傳承方面所做的一種有益探索,對于搭建非遺交流普及平臺、促進非遺傳承保護、推動非遺科學開發利用都具有重要意義。
遂寧
群眾與非遺面對面
10月17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期間,遂寧市將在廣場、商業街、社區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通過圖片及實物展覽的方式充分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活動包括現場品味遂寧特色小吃,非遺節目表演、游演,傳承人進行非遺傳習教學,開展非遺知識講座等豐富多彩的內容。
據了解,受非遺節——資陽分會場邀請,遂寧市非遺項目石工號子、徐老三豆腐干、遂都石磨香油在資陽分會場亮相,充分展示遂寧非遺特色,促進兩市文化交流。
眉山網記者 肖倩 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