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0-11 09:29:33
責任編輯:雷堯
烈士事跡
“七烈士” 為民不怕拋熱血
1949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挺進大西南,同年12月17日解放洪雅。1950年2月,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62軍,從雅安派出一個營的“九三”工作隊來洪雅縣開展剿匪征糧工作。趙銀忠、孫爐娃、張金全、張更壽、劉會敏、常玉財、張光福七名指戰員奉命到洪雅縣高廟鄉開展工作,七位同志先后在六個地方壯烈犧牲,故稱“七烈士”。
1949年,洪雅解放,全縣人民喜見天日。為支援進軍西藏,解放軍第18兵團62軍派出“九三”工作隊,由指導員趙銀忠同志率領六名戰士,到洪雅縣協助政府征糧。
1950年2月7日,初步打開局面后,趙銀忠率領6名戰士,經王關到高廟開展工作,駐于高廟龔錫成家樓上。他們一面訪貧問苦,一面依靠農民積極分子開展工作。到高廟的第二天,他們就在米市壩召開了群眾大會,宣傳革命大好形勢,黨和政府的征糧、剿匪政策,在街上貼出了“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事做”“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獎”“當土匪死路一條”等標語。趙銀忠一行很注意群眾紀律,和農民同甘共苦,推磨、挑水、掃地等見啥做啥。他們還常常深入到戶,啟發動員群眾,進一步開展工作。
2月9日早上,聽說楠木坪惡霸地主許世元拒不交糧,趙銀忠立即派三名戰士到村催交。當時地方反動勢力正策動叛亂。10日深夜,匪首李玉光率匪徒二百多名竄到楠木坪與叛匪張炳南糾合。11日上午,戰士孫爐娃在找人途中遇匪失陷,遭毒刑拷打,堅貞不屈,當晚被殺害在方坪坎樹林。張金全、張更壽也在住處被幾十名叛匪圍攻,力戰不勝,受盡酷刑,不屈不撓,第二天凌晨被活埋在簏子沱林中。
12日晨,趙銀忠獲悉楠木坪噩變,急率三名戰士馳援,至粟子包與叛匪相遇激戰。匪徒傾巢而出,戰士劉會敏在邊戰邊撤途中滑坎失利,次日殉難江巖口。趙銀忠等人戰至高廟場頭,接近場頭時,常玉財直奔場對面陳壁山的半山腰,居高臨下威攝匪眾,張光福則跑過橋樓子,到高廟主場口接應趙銀忠。常玉財貼臥于一條小溝邊上,多次舉槍都怕傷害無辜群眾,沒有射擊,不料卻被匪徒從側面偷偷繞到距他10多米遠的高處,從背后各開一槍慘遭殺害。張光福在直插上場口的途中,亦被匪徒李星文繞至上首,遭到拋手榴彈堵截而不幸被抓,并捆到高廟場的武圣官柱上拷打,當天下午即殺害于水溝子邊。
與此同時,趙銀忠臨危不懼直撲住處燒毀文件,燒毀文件后,被叛匪包圍。見形勢危急,他決意為國獻身,用刀自刺右腰后,昏迷樓上,叛匪將他從窗口摔下,倒拖至二百余米的鐵索橋上拋下河中,趙銀忠不幸壯烈犧牲。
1950年春,殺害“七烈士”的匪首李玉光等先后伏法。
為悼念烈士忠靈,時任洪雅縣委書記郭嵐建議,將他們的忠骸葬于城北白虎山,使烈士們“坐觀全城,眼看全世界。”1959年,又由群眾集資獻工,遷葬于城南隱蒙山,新建烈士陵園。
何軍林 自衛還擊戰中的 “鋼鐵戰士”
何軍林(1955-1979),男,漢族,中共黨員,洪雅縣花溪鎮唐壩村人,任解放軍35235鋼鐵營三連戰士。1979年2月24日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壯烈犧牲,被授予“鋼鐵戰士”的英雄稱號和“二級英模”獎章。
“高山育青松,戰場出英雄;紅旗指引路,勇猛往前沖”,“胸懷朝陽干革命,灑下熱血譜新章,青年時期穿軍裝,入伍參軍保國防,敵人膽敢來侵犯,堅決把它消滅光,殺敵立功為人民,誓將喜報送家鄉……”他在日記本上寫下豪言壯語,激勵自己為祖國沖鋒陷陣,英勇殺敵。
何軍林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在部隊服役3年,工作調動4次,每次都堅決地服從組織分配。他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任勞任怨,兢兢業業,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同志們都夸他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共產黨員”,多次受到連隊黨支部的表揚和獎勵。
面對越南當局長期以來不斷侵犯我國邊疆,蠶食我國領土,殺害我國軍民,破壞邊境地區的和平建設,他多次求戰,向黨支部表示,要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來保衛祖國。
1979年,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部隊在橡膠林里駐訓,何軍林擔任一個戰斗小組組長。組里新戰士較多,他處處幫助別人,戰友們都親切地叫他“老兵”。2月17日,戰斗打響了,部隊下雨夜行軍,沿路坡陡路滑,任務又緊急,衣服全濕透了,新戰士袁軍生滑倒了爬不起來,何軍林幫他扛機槍扶他前進,一路上鼓勵戰友。
2月24日,何軍林所在的連隊向柑塘外圍五六三高地發起進攻。這個高地是越軍的前沿陣地,草深林密,地形復雜。敵人一個連,在此筑有易守難攻的暗堡,設有輕重機槍及火箭筒,構成交叉火網,封鎖了部隊前進道路。何軍林所在的一個排擔任突擊,分三路接近敵人,兩側戰友受火力壓制不能前進。很快排長中彈犧牲,在此十分危急的時刻,指揮員發出“炸毀暗堡”的命令。何軍林主動請戰,得到了指揮員的批準。
隨即,何軍林領頭向敵暗堡匍匐前進。當時暗堡密集火力暴雨般地向他潑來。何軍林右腿和臀部中彈,鮮血直淌,后面的戰友搶去要給他包扎,他拒絕說:“時間就是勝利,我已發現暗堡,趕快掩護我”。他用胳膊撐著地面猛向暗堡爬去,不幸胸部又中彈兩發,爬不動了,血和汗水已濕透全身衣服,他不斷喘著粗氣,昏迷了一會,強烈劇痛又使他很快醒過來。敵人的子彈撲打在他的前前后后,他只有一個念頭——堅決炸毀它!
最終,在身上5次中彈負傷的情況下,何軍林仍以驚人的頑強毅力,把敵方暗堡炸掉,壯烈犧牲。犧牲時年僅24歲,部隊黨委給何軍林追記一等功,昆明軍區授予他“鋼鐵戰士”的英雄稱號和“二級英模”獎章。
何軍林犧牲了,他的英雄事跡傳遍了祖國各地,他是四川省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8名著名烈士之一。他的事跡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四川日報》《云南日報》《四川農民報》上都作了報道,成都軍區政治部編印的《自衛還擊英雄贊》一書中,以“南疆翠竹”為題作了詳細介紹。
建設大事記
1959年,洪雅烈士陵園始建。
1984年,洪雅烈士陵園管理所被洪雅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洪雅烈士陵園被樂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洪雅烈士陵園被省民政廳命名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8年,洪雅烈士陵園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四川省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2001年,洪雅烈士陵園再次被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5月,受汶川“5·12”特大地震波及洪雅縣發生里氏5.5級地震災害影響,烈士陵園大部分建筑物損壞嚴重,洪雅縣先后3次投入760余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了恢復重建。
2014年8月,洪雅烈士陵園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
2015年7月,洪雅烈士陵園被中共眉山市委黨史研究室命名為“眉山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