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9-24 09:41:13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雷同 文/圖
凱盛光伏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建設現場。
9月18日,在甘眉工業園區內的凱盛光伏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建設現場,吊車、推土機轟鳴不息,工人們正各司其職地進行鋼構件安裝、砌筑墻體、鋪設水電管線等工作。
“目前,項目研發樓主體、成品車間、輔助車間、公用工程等建設已經完成,加工車間與生產車間正在進行鋼結構頂棚架設,一期項目建設進度已完成近85%。”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說,研發樓的內部裝修方案已經設計完成,計劃今年10月開始裝修,剩余的廠房鋼結構預計11月完成安裝。
據悉,該項目所生產的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完全是“中國智造”,生產工藝綠色環保。項目計劃投資100億元,產能達1GW/年,建成投產后,將會成為全國第二條、全球第三條該類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其中,一期300MW/年生產線投資26億元,全線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2.5億元、年利稅2.76億元。
在園區內,同為我市“3135”產業企業之一的四川能投鼎盛鋰業廠區內,貨運車輛穿梭其間,生產車間內各種機械設備快速運轉。企業正在高效運行,滿負荷生產。
“一期廠房于去年年底正式投用,12月31日生產出第一袋碳酸鋰產品,今年初開始逐步磨合試產,不斷對采購回來的設備進行調試與技改升級,提升生產線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目前生產已步入正軌,產量節節攀升。”該企業辦公室主任陳亮介紹,為大干三季度,生產線實行“換人不停機”,工人們分班倒抓緊生產,目前產能已經達到了理想生產狀態的80%以上,初步實現了產銷兩旺。
據了解,四川能投鼎盛鋰業項目總投資30億元,分兩期建設,是國內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鹽生產企業,年產5萬噸電池級鋰鹽。
今年是市委確定的“開放發展突破年”,作為全市工業發展的主戰場之一,甘眉園區始終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減、標準不降”,把工作重心放到抓項目落地建設和入庫入統上來。加快開放步伐,實施“全球招商”計劃,并積極招引一批好項目大項目。瞄準全市“3135”產業,進一步擴大工業投資,促進企業生產提質增量,推動轉型升級。
“為了保持工業經濟發展活力,園區全力為企業打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強化要素保障。”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項目早建設、早投產,園區創新工作機制,要求園區干部自覺到一線調研、指揮、攻堅,積極主動跑項目,以扎實的工作推動項目。同時,園區與在建項目方共同成立項目推進工作組,幫助在建項目完成工商注冊、公章制作、進出口備案登記、稅務登記和項目可研報告編制、規劃方案審批等工作;針對重點項目,實施“臺賬管理”“掛圖作戰”“紅色代辦員”等制度;提前謀劃,及時完成項目建設所需的電、水、氣和污水排放管線建設,為園區綠色發展、項目早日建成投產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三大路徑,園區企業呈現出了可喜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園區規上企業總產值預計超過200億元,同比增長53%,1—8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2.3%,在全市位居首位。目前,園區入選“2019年度中國產業園區成長力百強”。
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園區將全力穩固產業龍頭企業,持續推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規模。同時,以龍頭企業培固為抓手,梯次培育重點企業,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智能制造和科技創新,積極延伸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推動園區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