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07 10:20:20
責任編輯:陳敏
——“三生三世 千年竹緣”之文化篇
眉山網記者 王麗 文/圖
學生們正在學習竹編,傳承竹文化。
東坡故里,竹韻生香;五湖四海,因竹相連。
8月1日,2019北京世園會國際竹藤組織園“眉山周”啟動儀式上,眉山的青神竹龍成功挑戰“最長竹編舞龍”吉尼斯世界紀錄,用“長龍過江”的氣勢舞出了堅定的竹文化自信,舞出了千百年來的竹文化傳承。
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眉山的底氣來自于源遠流長的竹文化。
回望歷史。早在5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眉山的先民便開始用竹編簸箕養蠶、編竹器用于生活。唐代文宗太和年間(827-835),當地人張武率領老百姓編竹簍在岷江兩岸攔河筑堰,治理岷江水患,并修建青神歷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鴻化堰,距今千年仍在灌溉農田。
到了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有感于竹之魅力,創作無數“經典詩篇”,寫下“眉山竹”與“蘇東坡”的前世情緣。“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盡顯竹的清雅脫俗?!爸裾让⑿p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彰顯竹的恬淡快意。“今日南風來,吹亂庭前竹。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詮釋竹的剛毅堅貞……據不完全統計,蘇東坡筆下與“竹”有關的詩詞有50多首。
爾后,清代光緒年間,眉山人編的“宮扇”被列為朝廷貢品,現有一把被收藏于沈陽故宮博物館;抗戰時期,眉山人將文化元素注入斗笠的編織上……
再看今朝。竹文化在眉山城市肌理留下了深深烙印。
農家房前屋后,溝邊坡上遍布竹子;城市公園東坡竹園里,東坡先生和名家的詠竹詩、詞、畫被巧妙融合在竹園景觀中;青神縣各交通要道的行道綠化、城市公園、城市綠化和辦公區域一律采取用竹打底、多色譜結合;洪雅縣瓦屋山鎮通過舉辦打筍節吸引了成都、重慶等地的游客前來避暑打筍……
眉山人的生活早已與竹文化緊密相連。
今年27歲的魯珍是青神縣一名竹編技師,也是傳承眉山竹文化的青春力量?!叭绻摧叿炙?,我算是陳大師(國際竹編工藝美術大師陳云華)的‘徒孫’了?!濒斦涮寡?,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她對竹文化情有獨鐘,念初三時就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竹編培訓,畢業后也毫不猶豫地選擇從事竹編行業。
眉山歷來重視竹文化的傳承教育。以青神為例,該縣長年堅持實施竹編文化進校園活動,并建立從小學到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教育培訓體系,編印幾十套教材,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土壤,為竹文化傳承不斷注入青春力量。因為傳承有力,青神縣還曾榮獲“竹編藝術傳承國際范例獎”。
12年來,從最初學做6絲的餐墊,到12絲的書法、14絲的熊貓畫、16絲的觀音像,再到后來學習瓷胎竹編的新編法,魯珍不斷提升竹編技藝,作品緊跟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方向,讓竹文化在傳承中得到創新。就在去年9月30日舉行的全市職業技能大賽中,她一舉拿下竹編競賽項目一等獎?!爸圆粩鄬W習,是因為縣里持續多年開展的‘竹編技能大賽’活動?!濒斦湔J為,只有通過比賽匯聚人才和創新作品,才能讓文化的傳承緊隨著時代特點,煥發新的活力。
通過比賽賦予傳統文化更多的時代特征,只是眉山傳承竹文化的舉措之一。眉山還與國際竹藤組織、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參加廣交會、深圳文博會、非遺節、西博會等展覽展出,與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等國家和地區建立友好城市,與馬來西亞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竹藝發展聯盟,在交流中弘揚竹文化;與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借助高校資源和專家智慧瞄準國際國內市場開展定向創意研發,讓千年竹文化的傳承順應時代。
溯古撫今,由“國際巨星”蘇東坡代言的竹,在傳承和創新中實現了由竹子到竹用品、再到藝術品的精彩蝶化,不僅成為眉山家喻戶曉的“明星產品”,還是全國乃至全世界追捧的“明星產品”。
眉山竹編中最具代表性的“青神竹編”,與絲綢、蜀繡,并稱“蜀中三寶”,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產品遠銷歐、美、韓、日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稱為“竹編史上的奇跡,藝術中的藝術”,被列入四川省外事禮品,其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是四川省地方標準。2018年入選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國家級非遺項目。青神竹編不僅吸引了世界級知名品牌——愛馬仕的叩門合作,還被當作“國禮”送給了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總理庫爾茨,泰國公主詩琳通,喀麥隆總統保羅·比亞。
2018年起,國際竹產業交易博覽會每年都將在眉山舉辦。未來,眉山的竹,不僅是東坡的竹,中國的竹,更將是世界的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