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21 09:03:00
責任編輯:雷堯
洪災期間,為保護自身健康、減少疾病發生,災區群眾應做到:
1.注意飲用水衛生。不喝生水,只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裝水的缸、桶、鍋、盆等必須干凈,并經常倒空清洗;對臨時的飲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進行消毒;混濁度大、污染嚴重的水,必須先加明礬澄清,然后消毒后飲用。
飲水消毒的方法:①煮沸消毒:對沉淀過濾后的水煮沸,
時間為15-30分鐘;②化學消毒:對沉淀過濾后的水按每擔水(50kg)加漂白粉精片1片,作用時間30分鐘,如水中有明顯氯臭時,可煮沸處理。漂白粉精片必須放在避光、干燥、涼爽處(如用棕色瓶擰緊瓶蓋存放)。
2.注意食品衛生。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污水浸泡過的食物;不吃剩飯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產品;食物生熟要分開;碗筷要清潔消毒后使用;不要到無衛生許可證的攤檔購買食品。
3.環境治理:這是洪災后病媒生物防制的最根本的措施之一。水災發生后,應及時處理溺亡動物尸體,不隨地大小便,集中處理糞便,清理街道或居民區周圍的淤泥和垃圾,填平或疏導地面積水,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翻盆倒罐,傾倒各種積水。居民住所應完善防蚊蠅設施,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
4.加強家畜的管理。豬要圈養,搞好豬舍的衛生,不讓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豬糞等要發酵后再施用。管好貓、狗等家禽動物。家畜家禽圈棚要經常灑滅蚊藥;欄內的禽畜糞便也要及時清理入集中糞池。
5.蚊蟲防制:蚊蟲生活在水中,因此大雨過后滅蚊的關鍵是消除各種積水,疏通溝渠,房前屋后、院落內的盆罐積水要清除,特別是飲料瓶、礦泉水瓶。對于無法清除的各類積水,可每周1次投放滅蚊幼劑殺滅蚊幼蟲;當蚊蟲密度較高時,對居民區、草叢等外環境可采用空間噴霧處理殺滅成蚊;對住所、垃圾站、地下室等蚊蟲易孳生場所采用滯留噴灑處理墻面殺滅成蚊;在臨時安置點或住所室內環境可使用殺蟲氣霧劑進行滅蚊,必要時睡前點燃蚊香或使用電熱蚊香。
6.蠅類防制:災區旱廁應及時清挖,生活垃圾裝袋封存,日產日清。當蠅類密度較高時,對外環境可采用空間噴霧處理殺滅成蠅;對住所、垃圾站、地下室等場所采用滯留噴灑處理墻面殺滅成蠅;在臨時安置點或住所室內環境可使用殺蟲氣霧劑進行滅蠅。
7.鼠類防制:對居民區、垃圾堆、廢墟等重點防鼠場所,投放蠟塊毒餌。毒餌應投放于垃圾、廢墟等隱蔽區域,或直接投入鼠洞,居住區周圍應投放于毒餌盒內。鼠尸要統一挖坑深埋。
8.如果感覺身體不適時,要及時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發熱、腹瀉病人,要盡快尋求醫生幫助。其次是遵聽醫囑,配合傳染病隔離,注意相關藥物使用方法。
9.注意手部清潔,不用手、尤其是臟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臉盆、手帕應當單用,如果不得不與病人共用臉盆,則應讓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將臉盆洗凈。
10.接觸病人的人應戴口罩,口罩應每天換洗和消毒。如皮膚、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應立刻用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環境和物品也應及時消毒。
11.為預防皮膚擦爛,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隨身用毛巾等擦汗。可以在皮膚皺折部位撲些痱子粉。下水勞動時,每隔1小時~2小時休息一次,擦干腳,在陽光下曝曬片刻。每次勞動離水后,一定要洗凈腳,穿干鞋。當發現腳部皮膚破潰并有加重趨勢時,如情況許可應暫時不要下水。要設法穿長筒靴。有足部皮膚病的應少下水。
12.在血吸蟲病流行區,不接觸疫水是預防血吸蟲病最好的方法。接觸疫水前,在可能接觸疫水的部位涂抹防護藥,穿戴防護用品,如膠靴、膠手套、膠褲等。接觸了疫水應主動去血防部門檢查,發現感染應早期治療。
13.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在被水圍困的現狀下,找些感興趣的事做,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