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01 09:50:34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林茂春
行走在眉山,藍藍的天空下,綠水青山交相輝映,一幅生態畫卷展現在眼前。生態環境是眉山最大的財富,而水則是“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
眉山地處成都平原南麓、岷江中游,幅員面積7186平方公里。市域內河流眾多、水系發達,岷江、青衣江干流流經我市,沱江支流球溪河發源于我市。全市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共有58條、人工湖泊1座、水庫309座(大型1座、中型8座、小型300座)、渠堰451條(大型1條、中型11條、小型439條)。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來謀劃,堅定不移地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大旗,堅持問題導向、較真碰硬,全力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奮力譜寫美麗四川的眉山篇章。
丹棱縣雙橋鎮梅灣村先后獲得了中國美麗鄉村、中國美麗宜居村莊、省級“四好村”等榮譽稱號。榮譽的獲得與該村積極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分不開。目前,該村正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抓手,穩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造完成后,村民的生活環境更加干凈舒適,對梅灣水庫水源地保護也將起到重要作用。”村黨支部書記劉光武說。
梅灣村有利用生態濕地池治理農村生活污水的基礎條件,目前正在對相對集中農戶,因地制宜選擇一體化凈化槽收集所有生活污水,進一步推廣廁污共治、就地就近還田消納利用,全面改建提升全村農戶的廁所,通過沼改廁、三格式化糞池進行初步無害化處理后,進行資源化利用或通過管網接入一體化凈化槽處理達標排放,得到了村民們的支持。
此外,該村還在水源地生態修復和保護上下足了功夫。梅灣水庫是丹棱城區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地,近年來,水庫水面以上200米范圍內全面建設了生態林,200米至500米范圍內的果林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和綠色防控;嚴格關停禁養區內養殖場,限養區內養殖場全面實施畜禽污染“3211”模式……實現了水質的全面達標。
梅灣村只是我市全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按照“工業污水不出園、生活污水必進管、畜禽污染不下河”的要求,截污控源治源頭。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及改建污水處理廠(站)205座已全部啟動實施,其中110座已建成投運,其余95座正在抓緊推進。全市累計完成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網700余公里,累計完成全域污水治理投入約15億元。全市已有310個行政村具備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全面關閉2217家畜禽養殖場,并對4992家畜禽養殖場列入整治名單;全域推進畜禽養殖種養循環,推廣異位發酵床糞污水零排放治理技術、“3211”模式、糞污管網輸送模式,全力確保實現“工業污水不出園、生活污水必進管、種養污水不下河”目標。
同時,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設立市級河長34名、縣級河長121名、鄉級河長548名、村級河(段)長1257名,配備保潔員2755名,進一步完善巡河督導制度、長效保潔制度,建立提示約談通報制度,強化督查檢查,并與周邊市(州)建立上下游聯防聯控機制,集中開展清河清淤、河湖清“四亂”、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作。
此外,我市還在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狠下功夫,目前全市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一系列切實有效的舉措,帶來的是切實有效的成果。今年上半年,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岷江干流眉山出境斷面水質常年保持Ⅲ類,青衣江水質常年保持Ⅱ類,黑龍灘水質常年保持Ⅲ類以上;納入國、省考核的8個斷面水質全面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