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28 09:42:57
責任編輯:陳敏
——“大戰‘紅五月’ 沖刺‘雙過半’”系列報道之六
眉山網記者 陳燕利 文/圖
經過改造后的市場,“顏值”和檔次進一步提升。
近段時間,眉山藍天“顏值”爆表,驚艷了全市居民。為使全市環境得到持續優化,今年,我市繼續深入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重拳出擊大氣污染治理,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持續改善,1-3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86.7%,同比上升11.4%。天藍地綠、氣爽水清將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為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今年,我市形成了十大民生工程117個項目和20件民生大事,計劃籌集撥付資金150億元,在將一項項重大項目穩步推進同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狠抓項目建設
深入實施民生工程
干凈整潔的路面、寬敞明亮的購物環境、規劃整齊的攤位……昨(27)日,記者來到位于眉山城區旭光小區附近的眉山大市場,只見已經完成內部改造的市場煥然一新,市場內地面干凈整潔,攤位結構布局合理,蔬菜區、肉類區、水果區等功能區域劃分科學,經過升級改造后的菜市場全面提檔升級。
“從5月26日下午開始,我們就陸續搬了進來,大市場的變化顯而易見。”一蔬菜攤的業主高興地說,經過改造后的市場“顏值”和檔次進一步提升,大家的幸福感大大增強。
“眉山大市場升級改造總投資1170萬元,目前整個改造工程正在有序進行。接下來,我們將嚴格把握時間節點,把關工程質量,確保市場按時保質完成建設任務并投入使用。”該項目負責人介紹,改造完成后,將為群眾提供一個便捷、衛生、有序的購物環境。
如眉山大市場一樣存在年久失修、設施老化等問題的農貿市場,在主城區還有13個。為解決好市民的“菜籃子”問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被寫入了今年眉山20件民生大事。從今年3月初起,全市14個市場的升級改造工作陸續啟動,預計將在6月底前全部完工投用。
“群眾無小事,民生是大事”。近年來,我市始終把實施民生工程作為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采取強有力措施,不斷加大資金投入,著力解決好教育、醫療、就業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狠抓民生項目不停步。接下來,全市各區縣、各相關部門將嚴格明確目標分工、提升服務質量、加快審批流程、強化要素保障,確保民生項目工程按時保質順利實施,市民福祉落到實處。目前,全市十大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正在有序切實落實。
不斷完善體系
強化就業和社會保障
“以前你做過什么工作?你想應聘哪個崗位?”5月18日,在市人力資源市場內,來自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的招聘負責人熱情接待著體四級殘疾人小徐。
為進一步促進擴展殘疾人就業渠道,我市舉辦了“2019年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24家企業共提供340余個殘疾人工作崗位,上千名有就業需求且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未就業的殘疾人大中專畢業生通過現場參加或通過網絡、電話進行咨詢。工作人員們一刻不停歇,紛紛當起了就業“紅娘”,為前來應聘的殘疾人和招聘企業進行牽線搭橋。當天,共有127名殘疾人與招聘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
就業、社會保障是民生之本。為努力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穩定的收入保障,今年以來,我市不斷加快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出臺更多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扶持,落實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廣泛搭建創業就業平臺,大規模組織開展職業培訓。
同時,促進城鎮新增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努力增加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預計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78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確保增長8%。”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與此同時,為讓人民群眾享有全覆蓋的社會保障,我市還全力實施全民醫保參保計劃,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和基本養老保障水平;不斷抓好百姓安居工程,推進農村土坯房、農村危房、城鎮棚戶區改造和農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工作。
為幸福“加碼”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
“黨和政府想得真周到,考慮到我們子女不在身邊,為我們建起了這么好的娛樂場所。”昨(27)日,在洪雅縣槽漁灘鎮興盛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活動室內,幾位老人正圍著棋桌激烈“廝殺”。
據悉,該社區除了積極打造日間照料中心,還探索出新型養老服務方式,推出“老伙伴卡”積分制互助養老服務,按照“年輕的照顧年長,身體好的照顧身體弱”的原則,動員村級后備干部、黨員骨干及有一技之長的鄉村醫生、農村工匠、理發師等組建服務隊,全面覆蓋80歲以上無自理能力的高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群體。
而這,僅僅是我市社會事業發展給群眾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一個縮影。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方面頻出實招、狠抓落實,從群眾最急需、最緊迫、最關心的層面著手,讓廣大市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盼,我之所行。接下來,我市將努力增加公辦幼兒園、小學、中學學位供給,加大城鄉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投入,深入實施文化體育惠民工程等各項社會事業,努力讓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夙愿,一步步變為現實。
記者手記
一大批民生實事項目落到實處;就業、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改善民生福祉,恰如一股春風,細致入微地穿掠過群眾柴米油鹽的生活。
采訪中,記者切身感受到,一項項惠民政策的接連出臺,一筆筆民生支出的相繼落地,無不彰顯出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重中之重的責任意識和執政理念,蘊含著市委、市政府民生至上的價值追求。
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關系發展。一座城市,只有在關注民生上取得長足進步,這里的群眾才會真切地感到溫暖和幸福。我們有理由相信,市委、市政府扎實推進民生工作的腳步不會停歇,而循著“民生為本”路徑,眉山的明天也必將更加美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