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24 09:52:57
責任編輯:毛馨怡
眉山網記者 王允浩 黃海波 文/圖
東坡區柳圣鄉五圣村距離眉山中心城區約有1個小時的車程,交通不便且又是典型的丘陵地貌,發展相對受限制。近年來,在村黨支部書記汪小明的帶領下,村民的日子得到了改變,越過越紅火。
2010年,汪小明當選該村黨支部書記。在不少人看來,汪小明是個“怪人”,村里哪家房屋最爛、生活最窘迫,他就最愛往哪家跑。“要聽群眾說煩心事,幫他們出主意、想辦法,才能改善他們乃至整個村的生產生活條件。”他說。一年到頭,汪小明幾乎在家閑不住一天,尤其是每年的春灌、冬灌期間,他更是忙得不分晝夜。
柳圣鄉屬于東風渠尾部灌區。每年放水期間,為讓每個塘、庫蓄滿水,汪小明不分晝夜,不管炎熱還是寒冷,時刻守在溝坎上,隨時準備下溝排障。冬天來水時,時常在半夜,他守溝時就把愛人叫上,讓愛人打手電筒,他負責下溝打撈雜草。
在今年的一次春灌中,金花王壩一處倒黃管堵塞,水無法放進柳圣鄉,需要有人打開倒黃管檢查孔排障。由于水壓力很大,下水危險,一時無人敢下水。這時,汪小明主動站出來說:“把工具找來,我下。”下水一個多小時,眼看檢查孔就要打開了,意外發生了:水勢太猛,把檢查孔沖翻了,汪小明也隨之被沖入水中。危急之下,汪小明幾番掙扎,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從水里爬了起來,這時,他全身濕透了,還嗆了好幾口水。換上附近村民拿來的衣服,他沒來得及休息,又投入搶修中。又搶修了2個多小時,終于順利通水。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如何為村里找準切合實際的脫貧產業成為汪小明的頭等大事。為制訂脫貧規劃,他積極聽取村民建議意見,到上級部門咨詢政策,走出山門考察取經。近年來,汪小明先后帶領村民種皮球桃、茵紅李,發展林下生態養雞等,為村民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物質富裕,精神更要富裕。汪小明積極從自身做起,主動踐行和宣傳社會主義新風氣、新風尚。八年來,每次狂風暴雨后,他都主動帶上工具,沿著村道排障。看到沿路倒下的竹子、樹枝,他一清理就是兩三個小時。在群眾眼里,他就是專業的道路清障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