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7-09 17:00:33
責任編輯:羅思源
余友 楊瑤 眉山網記者 李勇軍
3月28日,總投資30億元的丹棱縣國家鄉村公園PPP項目正式開工。項目依托丹棱良好的森林、山鄉、田園、綠水基底,打造融觀光、休閑、體驗、康養、家居五位一體的國家鄉村公園,包括一個國家鄉村公園IP塑造,丹名路、丹蒲路兩條魅力旅游通道建設,龍鵠山、老峨后山、黃金峽三個核心景區開發。
推動大項目落地開工的同時,丹棱縣還瞄準“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這一核心要義做足文章,以年薪12—15萬的優厚待遇,招聘10名鄉村規劃師,動員組織了一批“新鄉賢”,回鄉擔任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農技服務員、法治志愿者和宣傳文化志愿者。
如果說30億大項目的正式開工,是丹棱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在產業基礎、要素配置、資金投入和公共服務上大手筆的“硬投入”,那么鄉村振興人才的選拔、激勵、重用,則是其鄉村振興戰略的“軟投入”。丹棱縣系列舉措緊鑼密鼓進行,目標直指在全市率先實現鄉村振興。
底氣何來?
“五大成果”筑牢鄉村振興基礎
小縣丹棱,在全市率先實現鄉村振興的底氣何來?
8畝“不知火”賣出20萬元。這是丹棱縣丹棱鎮板橋村桔橙種植戶趙澤如今年創下的業績。而在丹棱,趙澤如只是丹棱縣萬千果農依靠桔橙產業增收致富的其中之一。
產業發展特色鮮明,是丹棱縣“三農”工作的最大亮點。丹棱是遠近聞名的農業強縣,農業產業走在了全省前列,“果桑茶林”四大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超50萬畝。其中桔橙種植面積超16萬畝,“丹棱桔橙”創建為全省首個國家級地理標志示范樣板,品牌價值40.61億元。丹棱是全國唯一的“中國桔橙之鄉”和全國最大的優質“不知火”生產基地。依靠強勁的產業基礎,2017年丹棱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5元,增速居眉山第一。
近年來,丹棱縣歷屆縣委、縣政府都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把農業農村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堅持工業農業一起抓、堅持城市農村一起抓。產業發展抓出特色的同時,該縣生態宜居抓出了成效、鄉風文明抓出了示范、鄉村治理抓出了和諧、農民生活抓出了小康。
生態宜居成效顯著。農村生活垃圾處置創出全國聞名的“龍鵠模式”,一元錢解決農村垃圾“投入難、減量難、監督難、常態保持難”問題。全域推行畜禽污染“3211”治理模式、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縣域內河流水質基本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提高5%以上。深入推進退耕還林工程,全縣森林面積凈增4萬余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7%。“房漂亮、院整潔,水清亮、路通暢”已成為丹棱鄉村的真實寫照。
鄉風文明示范明顯。丹棱縣委、縣政府先后投入5000余萬元,對村級陣地進行“公共服務6+1”標準化改造提升,“大雅新農民·快樂新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每年舉辦超100場次,建成眾籌文化院壩和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80個。建成全國文明村1個,市級文明村8個。
鄉村治理促進和諧。開展“黨群集中活動日”,農民有了自己的“組織生活”,建立群眾聲音服務站,實現群眾張嘴、干部跑腿,實行黨務村務公開和農村“三資”信息化管理,農民享受知情權。配備網格員、建立村級規范調解室,矛盾糾紛排查及時進行。“雪亮工程”、“紅袖標”隊伍,確保農村治安防控有力。
農民生活實現小康。2016年底,丹棱率先完成脫貧攻堅任務,2017年,全縣私人存款余額65.29億元,人均存款達4萬元,較2010年底人均1.3萬元增長208%。樓房、小車逐漸成為丹棱農村家庭的標配。
產業有特色、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小康等五大成果,彰顯著丹棱縣“長在農業、優在生態”的縣域特色,同時也為丹棱率先在全市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何振興?
聚焦六個重點,建設“六有”新鄉村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啟動建設國家鄉村公園,基本形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格局,初步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全面建成國家鄉村公園,探索出鄉村振興丹棱路徑,爭創全省鄉村振興示范縣,在全市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50年,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實現。”3月6日,丹棱縣鄉村振興動員會暨2018年農村工作會上,該縣明確了鄉村振興的目標。
號角已然吹響,目標如何實現?丹棱縣鄉村振興路徑明晰:聚焦“都市現代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繁榮鄉村文化、推進鄉村治理、不斷改善民生、突出黨建引領”等六個重點,建設“有產業、有顏值、有底蘊、有秩序、有保障、有精神”的新鄉村。
聚焦都市現代農業,建設“有產業”的新鄉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統攬,加快推進農業由求數量到求質量轉變。以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為重點,打響“丹棱特產”品牌,進一步擴大“丹棱桔橙”、“丹棱凍粑”等區域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積極培育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示范行動,線上線下互促互動,把丹棱農產品送進千家萬戶。
聚焦生態文明建設,打造“有顏值”的新鄉村。深入治理農村環境,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抓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處理和村容村貌整治。推廣設施農業、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等技術,推進種養循環、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面落實河長制、庫長制工作,深入開展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項行動。深入開展大規模綠化丹棱行動,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植樹造林規模。
聚焦繁榮鄉村文化,通過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打造“有底蘊”的新鄉村;聚焦推進鄉村治理,通過大力推進村民自治、深入推行依法治村、探索建立農村德治體系、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打造“有秩序”的新鄉村。
聚焦不斷改善民生,通過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提升城鄉基礎設施水平、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打造“有保障”的新鄉村;聚焦突出黨建引領,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不斷加強思想建設,打造“有精神”的新鄉村。
“六有”新鄉村的建設,覆蓋率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勾勒出了鄉村振興的完整畫像。該縣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丹棱縣將強化組織領導、強化改革創新、強化激勵績效等三大保障,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集全縣之智、聚全縣之力,苦干實干、久久為功,推進丹棱鄉村全面進步、全面振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