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1-06 18:35:38
責任編輯:毛馨怡
蹇瑋杰
歲末年尾,各地陸“送文化下鄉”活動也逐漸開始多起來。送文化下鄉最大的好處,就是豐富了鄉村群眾的日常生活,緩解鄉村群眾疲憊乏味的精神世界,為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增添更多豐富的內容。但送文化送進鄉村,不僅要滿足鄉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培育文明鄉風,將文明種子送進群眾心中。
因此,在送文化下鄉的同時要兼顧當下時事熱點,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鼓勵和吸引各級各類相關社會團體參與等方式,在送文化下鄉的過程中,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文化惠民帶進鄉村。在我市的2020年文化(戲曲)鄉村行的惠民演出中,“相聲、小品、歌舞、戲劇……要啥有啥,讓群眾看得帶勁、連連稱贊,這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送文化下鄉活動,不但讓群眾“臺上演啥子,我們能做主!”,還讓“自己點的節目送到了家門口。”鄉親們紛紛點贊這種惠民演出暖人心、接地氣。
此外還應積極創新演出方式,依托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公共服務設施場地,就近為群眾開展服務,將舞臺式演出改為院壩型演出,演員就在群眾中間,群眾就在演員中間,讓老百姓近距離感受藝術的產生與參與。要群眾能接受,能走進群眾心中,激發群眾參與熱情,讓文化種進群眾心中,才能真正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只有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原則,堅持“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的精神,充分尊重群眾的需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才真正能夠讓送文化下鄉走進群眾,種到群眾心里,讓文化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