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2-08 07:43:01
責任編輯:雷堯
王允浩
近日,彭山區謝家鎮毛河水質的改善及周邊環境的變化,讓附近村民連連稱贊。大家紛紛表示,經過一番治理,過去垃圾遍地、惡臭撲鼻的毛河變成了一灣碧水,讓人流連忘返。河水之變、河岸之變,見證著我市開展小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過程,也見證著我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服務群眾取得的突出成效。
實行河長制、湖長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性安排。全市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要求,實施流域治理“六大行動”,齊心協力打好小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實現“眉山清”,各類涉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河湖治理是一項長期工程,萬不可掉以輕心,要切實將河長制、湖長制落到實處,不斷探索創新基層河湖治理新模式,實現河長制、湖長制向長效治理的“河長治”“湖長治”跨越。
河湖治理,重在基層。河湖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充分發揮基層河湖長“千里眼”“順風耳”的作用,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提報解決,保證河湖生態安全。在我市,許多河流沿岸的醒目處,都豎著一塊河長制河道管護公示牌,上面寫著河長姓名、職務、聯系方式等信息,村民如發現河流水質有問題,一個電話就能找到相關責任人。同時,我市還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網格化管理,實現河湖管護工作常態化,營造了人人關愛、人人珍惜、人人保護河湖的良好氛圍。
河湖清,則生態興;生態興,則經濟盛。河湖治理,就當有大禹治水之魄力、久久為功之胸懷。我市始終堅持把群眾關心的水環境問題,作為環境治理的“風向標”,既要“清出來”“管起來”更要“美起來”,讓全民養成好習慣,避免“抓一抓好一陣、停一停又反彈”,確保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身邊環境的變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