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3-07-26 16:11:08
責任編輯:雷堯
老舊小區改造如何改出亮點?怎樣將特色元素融入其中?目前,東坡區正在對老舊小區進行文化墻改造,并結合改造小區的特點,針對性地注入三蘇文化、東坡文化、地域文化等元素。
大北街“最美上學路”效果圖。
7月18日上午,位于大北街小學對面的幸福小區,工人們正在對小區外墻面進行底色涂抹,不久后,這里將被打造成結合三蘇文化、科技主題等于一體的“最美上學路”。
據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該區域存在墻面較為單調、缺乏互動區域、外露管線較多等問題,為了彰顯城市活力,結合該小區實際,決定利用零星空間提升街景的可識別性與美觀性。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東坡區2023年已對25個小區完成墻繪,共計80幅500平方米。老舊小區的墻體也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成為廣受群眾歡迎的“文化墻”。
走進位于三蘇祠附近的博雅苑小區,一面近10米高的蘇東坡教學畫竹的墻繪映入眼簾,淡雅的色彩與墻面顏色、小區風格相得益彰,賦予了老舊小區嶄新顏值以及文化底蘊。“改造后的小區不僅寬敞整潔,也更具有文化氣息,住起來更舒適了。”小區住戶陳安云說。
蠶種廠家屬區墻繪。
眉賓二部小區墻繪。
特色墻繪。
據了解,東坡區每個小區的文化墻都是獨一無二的,在設計過程中結合小區特色設計打造,如蠶種廠家屬區的養蠶主題墻繪、眉賓二部小區的東坡美食主題墻繪、鐵路小區的鐵路主題墻繪,以及教師公寓的師德主題墻繪。
民政局家屬區墻繪。
玫瑰園一公寓墻繪。
“東坡區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民生工程、文化工程來抓,將東坡文化元素融入老舊小區改造,在小區內以雕塑小品、墻繪、展板等形式提取小區特色,讓三蘇文脈、東坡文化隨處可觀可感可觸,改出了滿滿文化能量。”區住建局城市更新辦公室副主任彭蜀明介紹,下一步,東坡區將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改善群眾居住環境,不斷豐富城市內涵品質。
來源丨豆玲惠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允浩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