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7-05 10:03:46
責任編輯:雷堯
前不久,共青團中央表彰了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共青團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委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為全省186個區縣團委之唯一,這是共青團系統的最高榮譽,也是彭山歷史首次。
榮譽的背后,是彭山區積極探索青年成長成才,讓青春之花在不懈奮斗中結出碩果。近年來,共青團眉山市彭山區委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高舉團旗跟黨走,在疫情防控、搶險救災、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大任務中勇挑重擔、沖鋒在前,在各行各業勇創佳績、建功立業,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用朝氣勃勃、自信自強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守正創新主動作為: 在深化組織改革上有成效
“叮……您收到了一筆到賬信息。”近日,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大三學生梁瀝文收到了一筆特殊的工作獎勵。2021年9月,通過共青團眉山市彭山區委公開選拔,梁瀝文擔任了共青團彭山區委青發部的兼職干事。這筆錢是對她出色工作的特別獎勵。
為破解基層團組織力量薄弱的難題,依托校地共建,共青團彭山區委選拔了4名轄區高校優秀在校大學生兼任團區委機關青年干事,任職時間為1學期或1年。除加強機關團干部力量外,彭山區還通過社會化選聘團干部,拓展基層團組織團干部的選拔渠道。從當地社會組織負責人、西部計劃志愿者、高校青年等群體中,彭山區選拔了6名青年兼任鎮(街道)團(工)委副書記,使得基層團干部更加多元,為鎮(街道)團(工)委的工作注入新鮮的血液。
“你們團支部的書記是誰?公司青年人挺多的,團員數量怎么這么少呢?”在彭山“黨建帶團建”機動巡察中,巡察組在巡察區人社局下屬的智匯人力資源公司團支部時,發現存在未配備團支部書記、11名聘用人員未納入團員管理等問題。
2021年11月,彭山區率先對區人民法院等12個單位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黨建帶團建”機動巡察,此舉系全省首創。該區通過建章立制、明確標準、機動巡查、反饋整改,實現了機動巡察由點及面、舉一反三,通過巡察有效提高黨組織的重視程度,推動基層黨組織對共青團的領導實現日常化、制度化,為基層團組織開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自被確定為全國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試點以來,該區以進一步強化共青團的政治功能和社會功能為基本目標,通過改革創新團干部選用、團組織設置和運行、團員教育管理、領導保障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實現了組織多樣化、工作項目化、骨干多元化。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助推地方發展上有所為
“學校放假了,家里‘小神獸’翻江倒海、無處安放,年輕人要上班,只有家里老人幫忙帶帶孩子。小區團支部組織開展寒假公益托管班,小朋友聚在一起,可以做一些非遺手工作品,天天過得非常高興,也解決了帶孩子、陪伴孩子的大難題,太好了。”談起小區建立團支部之后的變化,觀音街道泊林郡小區居民向菊艷高興地說。
在參加基層治理課題研究中,彭山區發現,團員離校后身份弱化、先鋒模范作用不突出,不同程度存在基層團建“成立于社區、止步于小區”的問題。為進一步延伸團的觸角,共青團眉山市彭山區委率先在泊林郡小區探索成立團支部,把共青團工作從社區延伸到青年更加聚集的小區。泊林郡小區團支部成立后,積極引導團員青年參與鄰里糾紛化解、人口普查、環境治理等工作,助力小區榮獲四川省基層治理示范小區和四川百佳示范小區,助推社會基層治理。
“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是關鍵因素,沒有人、人才、人氣,鄉村振興只能是一句空話。但目前人才,特別是青年大學生引進難、培育難、留下更難,與鄉村振興的現實之需,仍存在較大缺口,彌補這個缺口,提升鄉村人才存量的質量是基礎,發掘鄉村人才增量才是關鍵。”彭山團區委掛職副書記劉沈廳說。
共青團眉山市彭山區委緊扣黨政中心工作,找準工作切入點,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沖鋒在創文創衛、疫情防控、抗洪救災、鄉村振興等一線,敢當先鋒、勇往直前,不斷提高大局貢獻度,讓奮進的青春之光閃耀在壽鄉大地。
引領青年服務青年:在助力團青成長上有亮點
“親愛的洋洋姐,又一次收到了你的回信,再一次懷著激動的心情打開了信。現在我一個人在教室里寫信,挺安靜的……”“親愛的小銘,你好,很開心你愿意向我敞開心扉,當我知道你小小的年紀就在承擔家庭的重擔,我很是心疼,我也很愿意做你的知心姐姐……”東方衛視《七分之一》欄目特別報道了留守兒童小銘的故事。
這是彭山區創新引進的“藍信封”留守兒童書信陪伴項目,通過書信向留守兒童傳遞溫暖和關心,讓他們在書信陪伴中感受到更多的支持和被愛,守住希望、守護成長,讓每個生命被溫暖陪伴,讓每個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截至目前,“藍信封”項目已經開展兩年,覆蓋了彭山所有初中,全區800余名學生參與到“藍信封”項目中,收到了遠方的書信和關心。
“這些年,不知道你是否察覺到家鄉的變化,或是萬象更新,或是已認不出的風景如畫。一學期即將畫上句號,讓我們告別期末的繁忙功課,回到家鄉這片熱土,用一次生動的社會實踐,留下最珍貴的青春紀念……”這是共青團眉山市彭山區委向返家鄉大學生發出的號召。
近些年,彭山持續開展“逐夢計劃”“返家鄉”等項目,在政務實踐、企業實踐、公益服務、社區服務、文化宣傳等崗位,留下了青年大學生的身影。據統計,每年對接200余名彭山籍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助力大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在崗位上建功。此外,為加強彭山籍大學生自治,共青團眉山市彭山區委指導組建了“青春彭山”大學生聯盟會,為彭山學子了解家鄉發展暢通渠道、參與社會實踐牽線搭橋,打造專屬于彭山區大學生創業就業、實踐鍛煉、技能培訓、志愿服務等項目的一體化平臺。
共青團眉山市彭山區委聚焦主責主業,圍繞團員青年思想引領、實踐培育、婚戀交友、就業創業等方面,積極奮斗、擔當作為,開展“青年講師團”“紅領巾宣講團”等宣講40余場,覆蓋5.4萬余人次。募集120余萬元實現貧困青少年“新年微心愿”7000余個。投入175萬元開展“助學成才”活動,惠及810名學生。常態化運營童伴計劃項目點位6個,覆蓋88名留守兒童。截至目前,在志愿四川服務平臺注冊志愿者2.6萬人,組建隊伍585支,發布活動1131個,累計服務時長超4.4萬小時。
來源丨余佳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詩雨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