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新華社
更新時間:2019-08-19 15:02:53
責任編輯:陳敏
世園會“四川日”活動上,青神竹編引起國內外嘉賓的興趣。眉山市政府新聞辦供圖
新華社成都8月2日電(記者 陳?。?/strong>1日是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四川日”,現場著重展示“青神竹編”等項目。竹藤館內展出的《清明上河圖》青神竹編作品,用了5萬根竹絲,耗時3年手工編織而成,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觀。
四川省青神縣被稱為“中國竹編藝術之鄉”,其竹編產品銷售網點遍布國內各大城市,并遠銷海外。
青神竹編厲害之處,就是圖畫不是畫上去的,而是先將竹絲染上不同顏色,再編織成各種圖畫。
“青神竹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眉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楊宇說,早在唐代,青神縣就有文字記載,古人用竹條編竹席坐臥,編簸箕養蠶,編筐盛物,編扇子納涼。
“現在,青神竹編已發展為竹編畫等藝術品?!眹壹壏沁z傳承人竹編大師陳云華說。他用一把小刀就能把厚厚的竹條剖成幾十層,每層薄如蟬翼,每根細如發絲。他根據照片制作的竹編人物肖像十分逼真,售價頗高。
世園會“四川日”活動中,吉尼斯官員宣布青神竹編“世界最長竹龍”認證結果,并頒發證書。
國際竹藤組織把培訓基地設在青神,2005年以來,青神縣共培訓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學員5000余人。
“我們國內沒有固定的編織方式和技巧,工序十分簡單。而青神竹編工藝復雜,需要反復練習。”加納國土資源部竹藤發展項目主任薩繆爾·沙爾巴赫說。
“我想編織一個挎包,帶回國送給母親?!爆數贍栠_·艾多麗·安朗在加納從事竹藤產品銷售,憑著對竹藝編織的濃厚興趣,她3年前來到中國四川青神縣學習竹編。
加納學員厄內斯特·夸在編織過程中經常失敗,指導教師會停下教學,安慰并鼓勵他繼續努力。在中國老師的耐心幫助下,他的編織技巧逐漸提高。
青神竹編傳承人陳嵩就是其中一位老師。“我們6名竹編技藝人每天輪流上陣,向學員們講解平面、立體竹編以及竹家具的制作技術?!标愥哉f,老師們利用手機翻譯軟件將中文翻譯成英語,與學員交流。
青神縣的竹編藝人用自己的技藝,不僅創造出廣受歡迎的藝術品,還實現了脫貧致富?,F在青神縣的竹編從業人員有3萬多人,平均每人一年能掙3萬元。
“非洲學員學習竹編技藝后,回到家鄉,可以利用當地的竹資源,發展竹產業,幫助當地人擺脫貧困。”薩繆爾說。如今,瑪蒂爾達已經學成回國,她希望把學到的竹編技術教給更多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