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中國城市報
更新時間:2019-04-24 09:51:33
責任編輯:雷堯
中國城市報記者 鄭新鈺
一根竹子能挑起上億產業,這個故事發生在四川省眉山市。
“2018年,全市竹產業綜合年產值突破60億元,竹子已成為眉山傳播東坡文化的良好載體,展示城市形象的靚麗名片,實施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對外開放、連通世界的重要紐帶。”4月16日,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國際竹藤園(眉山)新聞發布會上,眉山市副市長孫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的眉山,古稱眉州,是蘇東坡的故鄉,也是四川竹資源分布重點地區,全市擁有竹資源100余種,竹林面積達108萬畝。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東坡的后人傳承了東坡先生愛竹的習慣。借著竹子的資源優勢,眉山做了不少文章。
近年來,眉山著力打造“竹編、竹紙、竹鋼”三大竹產業品牌。眉山“竹編”已形成平面竹編、立體竹編、瓷胎竹編等25類3000多品種產品體系,產品遠銷歐、美、韓、日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眉山“竹紙”產能達20萬噸,“斑布”本色健康生活用紙領跑全國市場,市場占有率達20%;眉山“竹鋼”先后承建北京文創產業園“北京坊”、世界園藝博覽會“百果園”、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館”等多個國內重大項目,在環保建筑領域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在眉山的各項竹產品中,最讓眉山人驕傲的要屬“青神竹編”,它與絲綢、蜀繡,并稱“蜀中三寶”,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如今,青神竹編行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頗受外賓青睞的“國禮”。
青神縣副縣長劉卓告訴記者,青神先民栽竹、用竹,已有5000多年歷史。2008年青神竹編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稱為‘竹編史上的奇跡、藝術中的藝術’,其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成為四川省地方標準。
(轉自4月22日《中國城市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