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國際在線
更新時間:2018-11-28 10:07:39
責任編輯:雷堯
方秦 蔣鵬達
人才興,事業方興。鄉村振興離不開鄉土人才。如何推進鄉村振興人才培育,讓鄉村人才大有作為?近年來,眉山市青神縣緊緊圍繞打造“全國特色產業示范縣”發展定位,著力激發鄉村人才積極性,助力青神特色產業發展。
近日,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李學才參加了青神縣農藝師職務任職資格答辯。從答辯室出來,李學才神采飛揚,信心滿滿地說:“無公害椪柑的種植對土地環境要求很高,一般選擇坡度6度-25度以下的山地,土層深度80厘米為佳,土壤PH值為6.5左右?!?/p>
2018年,青神縣出臺《青神縣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方案》,在眉山市率先評定的533名新型職業農民中開展職稱評審,通過破格答辯,切實解決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的“瓶頸”問題,像李學才一樣的“土專家”終于圓了自己的“職稱夢”。
定心丸 提振農民信心
職稱問題,一直是李學才放不下的“心病”。學歷不高的他,1988年便投身于柑橘種植,他研究出的椪柑新品種“中巖早”,填補了四川早熟椪柑品種的空白,通過了四川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獲眉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經驗豐富、種植技術過硬的“椪柑”專家,卻因身份、學歷問題,一直無法取得職稱。
“以前,我們是農民,雖然我從事柑橘種植30年,但無名無份,想去科研院所找專家咨詢、指導,我都不好意思去?!崩顚W才說,“現在,雖然我們還是農民,但是我們有了國家承認的職稱,這不只是個人能力得到了認可,更是讓所有的職業農民看到了縣委、政府對椪柑產業的支持和重視,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為推進青神椪柑產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p>
重實際 釋放人才活力
據了解,青神縣的農民職稱評審,破除了唯學歷、唯資歷傾向,重點考察申報人員的技術水平、業績貢獻以及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和示范帶動作用?!凹夹g是否成熟、應用是否成功、群眾是否受益、消費者是否認可,是我們推薦職業農民參加職稱評審時首要考慮的。對李學才來說,他的種植技術,就是他的‘資格證’。他的萬畝標準化示范園、椪柑良繁基地,就是他的‘科研所’。合作社的發展、社員們的好評,就是他的‘成績單’?!弊鳛樵u審專家的青神縣農牧局高級農藝師辜義敏說道。
“專家們多數是長期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研究的人,在進行答辯交流時,我們評審的重點放在了實際操作技能、產業發展思考和對周邊農民的幫扶效果上,參加評審的人,有沒有真才實學,多問幾個問題就有答案了?!痹u審小組的專家們如是說。
有盼頭 落實待遇保障
“能拿到職稱的職業農民,都是我們農業產業的帶頭人。評上了,如果只發個證書還不夠,還應該給他們一定的物質獎勵和配套的政策扶持?!鼻嗌窨h委副書記楊德志說。為充分調動職業農民積極性、創造性,有效促進青神縣農業產業發展,為農村留住富有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青神縣明確提出,對獲得職稱的職業農民,優先提供信息技術、融資支持、產品推介服務,優先安排學習培訓,優先獲得財政資金支持項目、政策補貼等。青神縣設立“優才工程”專項資金2000余萬元,將取得職稱的職業農民納入鄉土人才專家庫管理,取得初級職稱后,一次性補助1000元,取得中級、高級職稱的每月分別補助200元、500元。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