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9-24 10:46:25
責任編輯:羅思源
輝煌70年 交通路網建設大飛躍
——“壯麗七十年 彭山載夢行”系列報道之交通建設篇
眉山網記者 雷卓鳴
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強力保障。新中國成立70年來,彭山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創新,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市委治眉興眉“135”總體布局和構建“三區協同、競相發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要求,堅持交通先行,在路網建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交通出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年來,該區正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決心和勇氣”實施千億交通大會戰,全力推進各項交通項目建設,在“融入成都、同城發展、無縫對接”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也讓彭山人切實提升了幸福感和獲得感。
區位優勢加持
彭山正在崛起
“我在成都上班,地鐵轉動車,每次回家都不到一小時,非常方便。”今年4月10日起,彭山區彭山北站增加列車停靠8列,共計25列運行,幾乎每半小時就有一趟列車往返成都。彭山與成都進入隨意切換模式,真正實現了“高鐵公交化”。
此外,還有更好的消息傳來,今明兩年,該區即將開通兩條直達成都的公交線路,“市民可以用1元錢,半個小時左右到成都,真正感受同城生活。”
交通是兩地同城化的重要標志。四川省委給了眉山新定位與新的發展目標,支持眉山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而彭山作為眉山融入成都的橋頭堡,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
目前,彭山“支持一帶、做強三區、發展兩翼”的區域發展格局和“融入成都、全域開放”的合作新態勢正在形成,將大步走向“成都以南最具活力的增長極”。
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鋪就條條致富路
一直以來,因交通不便,彭山區最偏遠鄉鎮保勝鄉的經濟受到嚴重制約。村民楊軍在當地經營建材生意,常年往返于保勝鄉和彭山城區,在他的記憶中,這段路曾經都是碎石子,而且彎多路窄,一路坑坑洼洼,來回一趟需要3個多小時,不僅速度慢而且不安全。
為了拉近鄉鎮與城市的距離,讓鄉鎮不再偏遠。近年來,作為全省第二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區縣,該區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服務脫貧攻堅、服務群眾便捷出行”為目標,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現在,保勝到彭山的23公里路都是瀝青路,路面擴寬了,通行條件更好了,來回最快只要一個半小時,大大節約了拉貨成本,也更加安全。”楊軍說。
“四好農村路”像毛細血管一般,遍布全區13個鄉鎮。近年來,彭山區依托國家發展交通基礎設施政策,群策群力、加大投入,加快發展農村公路,先后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約50億元,完成農村公路改建、新建500公里,實現村村通公路。13個鄉鎮(街道)及89個建制村全部通達水泥(瀝青)路,通達通暢率100%。在大大拉近鄉村與城市距離的同時,帶動了該區的農業發展,增加了當地老百姓的經濟收入。
打通水陸空交通大通道
無縫對接成都實現同城發展
“以前去成都只有通過成樂高速,現在的選擇太多了。”家住彭山城區的居民李春甫說,“可以坐動車,走快速通道,聽說以后還能坐船!”交通作為連接城市的重要紐帶,也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命脈。便捷的交通網絡是實現成都“南拓”、彭山“北上”,兩地同城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如今,彭山綜合交通網絡已全面形成,未來幾年,該區交通還要再上新臺階,實現和成都各個區域深度對接。
據區交通局主要負責人介紹,彭山已初步形成水、陸、空、軌縱橫交錯的“1234”綜合交通網絡:1條正在建設的岷江航電,將成為彭山城市的靚麗風景線,成為連接樂山大件碼頭以及進入長三角地區新的水上航運主線,“尖子山航電樞紐工期預計兩年半,屆時岷江水位將提升6到8米,再現江口盛景!”2大機場,無論通過高速公路、高鐵還是快速通道,雙流、簡陽國際機場均半小時車程可達。3條軌道,成綿樂城際高鐵、成昆鐵路及復線、S5成眉市域鐵路穿城而過,并設有站點。4條快速通道,2環4縱高速交通動脈貫穿全境,分別是成都第三繞城高速、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2大環線和成雅高速、劍南大道南延線、工業大道、濱江大道4條連接成都的縱向快速通道。
“彭山交通不僅可連接成都主城區,東西向與蒲江、簡陽也將連成一片,南北向接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南區等地,可以說海陸空軌與成都無縫對接!”
作為成都半小時經濟圈的城市,目前,劍南大道、成樂、成雅高速路、G245、工業大道這5條大道已經開通,皆可無縫對接成都。其中,工業大道(彭山段)全長約22公里,沿途經過了義和鄉、謝家鎮、公義鎮、青龍鎮,并與成樂高速互聯互通。而從成都出發,沿著劍南大道到黃龍溪,上岷東大道后,只需幾分鐘就可到彭山。
據了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全區共投資50億元,完成干線公路建設項目3個、路網改造總里程42.5公里。初步形成了“內通外暢”的公路和運輸服務網絡。實現所有鄉鎮10分鐘內上國省干線公路,15分鐘內上高速公路,通往城區“半小時經濟圈”的目標。
此外,走水路往返成都也相當便捷。沿著錦江南下,泛舟府河,可直達彭山的岷江,直達“江口沉銀”寶地。
加上已經實現的高鐵公交化以及正式投入使用的新修建的成昆鐵路彭山站,彭山從高鐵、高速、干線公路、岷江航道與成都、四川天府新區乃至成渝經濟區各功能區域互聯互動互通,進一步提升了彭山片區在“成渝經濟走廊”中的“磁場效應”,彭山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在編織水陸空軌綜合交通網絡的同時,全區公路總里程的數據也在不斷刷新。據統計,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全區公路總里程達695公里(交通部數據庫統計里程)。農村公路等級公路比例達到87%,高等級鋪裝路面比例達到92%。初步形成了“內通外暢”的公路和運輸服務網絡,全區公路網密度達到1.5公里/平方公里,走在了全省前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