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09 15:13:06
責任編輯:任楓楓
樹木環繞。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2017年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以來,彭山區圍繞“森林生態、森林產業、生態文化、支撐保障”四大體系,深入實施九大工程,積極推動綠化行動,共完成道路綠化35公里、水系綠化8公里,成功創建1個省級森林小鎮、3個市級森林小鎮、12個市級森林村莊、5個市級森林小區、11個市級森林人家。多項工作的積極推進,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不斷提升城鄉綠量和林木總量的前提下,進一步改善城鄉生態環境、人居環境。
綠滿彭山。
一個城市的品質形象離不開綠植的點綴,而城市道路兩旁的綠化就顯得尤為重要。眼下,正值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關鍵時期,如何對樹木花草進行修剪、補栽,并全力抓好后期的綠化養護管理成為當前的工作重點。來自彭山區園林與林業中心的近百位園林養護工們正抓緊時間,加班加點,對全區范圍內的道路綠植進行品質化管護。
“目前,我們城區有上百萬平方米的綠地要進行日常維護,且正逐年增長,從開展創建森林城市工作以來,彭山區的園林工人平均每天工作時間都會超過8個小時,以便提高城區綠地的管護品質和精細化程度。”近日,彭山區園林與林業中心綠化養護股負責人說。
園林工人正在栽種新的植物。
據了解,在創建期間,該區共計補栽行道樹櫻花、柳樹、桂花等近千株,補栽灌木金葉女貞、紅花繼木、海桐等共計12800平方米;補栽地被麥冬、蔥蘭、草坪等共計10700平方米。園林車隊出動灑水車1000臺次,苗木澆水降塵量達95萬余噸。園林養護工們如此大工作量的背后,就是要確保及時清除發現的枯枝和死樹并第一時間進行補栽,真正做到精細化的養護管理。
四好農村路旁的新樹。
在今年剛打造好的彭溪河濕地公園,彩色的步道,配上木質的棧道以及丹頂鶴等景觀造型,讓來這里休閑漫步的市民心情愉悅。綿延不斷的草坪,加上錯落有致的灌木和喬木,更是讓彭山的綠化面積有了質的飛躍。每到傍晚,許多市民來到彭溪河濕地公園,休閑玩耍、散步聊天,好不愜意。
彭溪河濕地公園。
“彭溪河濕地公園修好后,咱們又多了一處休閑的好去處。”市民張女士感慨道。
彭溪河濕地公園總面積258畝,包括綠化153畝、濕地36畝、水體69畝。生態濕地的增加,不僅美化環境,讓市民心情愉悅,而且是城市的巨大財富。
修剪樹枝。
“下一步,彭山區將繼續抓好創建工作。”彭山區園林與林業中心主要負責人表示,一是做好創森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時完善并報送創森的相關材料。二是進一步強化宣傳,營造創森工作的氛圍,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三是抓好創森應急線路點位的提升打造,確保“三創”工作實現開門紅,順利通過考核驗收,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截至目前,彭山區森林覆蓋率提升至37.2%,林木覆蓋率38.53%、綠化覆蓋率38.68%,公路綠化率95.6%、水系綠化率9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5平方米。綠化數據提升的同時,彭山區城市景觀、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也在進一步升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