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24 09:28:40
責任編輯:雷堯
防洪治理工程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
工作人員正查看高效節水系統運行情況。
龔家堰水庫工作人員正在打撈水面漂浮物。
岷江右岸彭山區青龍大堤黃金灘匯口段防洪治理工程。
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是基石也是支撐。近年來,彭山區圍繞水利設施建設,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為彭山建設開放發展先行區提供有力保障。
眉山網記者 孟飛 文/圖
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
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5月13日,記者來到位于彭山區鳳鳴街道江漁村的森田藍莓園看到,成熟的藍莓掛滿枝頭,工人們正在抓緊采摘。“有如此好的收成,除了很好的管理外,還得益于彭山區全面推廣的先進灌溉技術。”森田藍莓園負責人丁如良說,今年藍莓初掛果,預計產量有5萬公斤左右、產值在200萬元以上。
據了解,森田藍莓園于2016年9月開工建設,2017年2月建成,種植藍莓200畝。隨后,彭山區水利局在園區內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畝,配套水源工程整治渠道0.93千米、山坪塘1座,項目于2018年6月完工并通過驗收。
據介紹,高效節水滴灌技術是通過機房把水從蓄水池抽出,然后將水肥按比例混合后通過輸水管精確輸送到每株作物根部。這樣的技術不僅能夠對作物需水需肥精準計量,還能保證每株作物均勻獲得水肥。
“整個園區管理、灌溉、施肥變得智能化、系統化,達到了節水、保肥、省工、增效的效果。”彭山區水利局水利工作站工作人員林旭建介紹,通過該技術年用水量可節約6萬方以上,農藥化肥使用量減少三分之一,省工60%。
近年來,彭山區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加強基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共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75萬畝,配套水源工程新建和整治渠道58千米、山坪塘45座、石河堰9座、蓄水池355口、提水泵站6座。
恢復提升堤防防洪能力
加快防洪治理主體工程建設
彭山區水域發達,岷江穿城而過,防洪堤建設顯得非常重要。記者在岷江右岸彭山區青龍大堤黃金灘匯口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設現場見到,挖掘機、攪拌機正在不停地作業,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活;部分路段大堤已初具雛形并形成防洪能力。
該工程位于彭山區觀音鎮境內,建設內容為加固和改建堤防工程2.61公里,其中加固堤防1.61公里、改建堤防1公里;工程概算總投資4370.83萬元。馬道以下采用混凝土面板護坡,馬道以上采用生態混凝土植草護坡。工程建成后,將新增綠化面積30000余平方米,提高沿線防洪標準至20年一遇,與上下游堤防平順銜接,共同保護觀音、彭溪、鳳鳴(縣城)等城鎮免受洪水影響。
該工程現場負責人熊吉明介紹,岷江右岸彭山區青龍大堤黃金灘匯口段防洪治理工程總體形象進度達到85%,工程計劃于5月31日完成防洪治理主體工程,恢復堤防防洪能力。
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彭山區黃豐鎮的龔家堰水庫,只見3名工作人員正在庫區水域進行漂浮物打撈。據了解,每天兩次打撈水上漂浮物、兩次的水庫巡邏,是他們的日常工作。
“主要檢查飲用水源是否受到污染,是否有非法電魚、捕撈和非法排放等。”龔家堰水庫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好地保護龔家堰水庫飲用水源安全,他們對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安裝了防護網,對周邊居民進行了易地搬遷。
據了解,為切實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彭山區制定了《眉山市彭山區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辦法》,明確了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的責任分工,嚴格落實飲用水源常態化監管。
完善規范建設。實施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封閉化管理,安裝隔離防護網21千米,安裝界標、交通警示牌、公告牌75個;搬遷一級保護區農戶46戶,累計發放各類補償款1600萬元。
加強環境監管。建立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平臺,實時監控水源質量;以“河長制”為抓手,加強監督執法,實行輪班巡查,嚴肅查處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捕魚、游泳、傾倒垃圾等違法行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