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08 10:48:12
責任編輯:羅思源
圖為園區建成試產的蘇州珂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萬曉紅 文/圖
這幾年,成都市正在聚焦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構建產業生態圈。距成都都市圈50公里輻射半徑內的眉山,也在悄然發生量變。
眉山的“北大門”——彭山,新材料產業強勢崛起,成為全國濕電子材料品類配套最齊全地區之一。
彭山產業新城作為彭山工業發展新引擎、項目建設主戰場、經濟發展新重點與核心,自2017年年初開始定位新型顯示產業,到目前已落戶電子材料14家,總投資48億元,預計年產值67億元,稅收3億元。園區光電顯示上游配套產業呈現出“速度領先、總量倍增”的良好勢頭。
“延鏈補鏈、差異布局,以成都周邊比較欠缺的產業鏈環節為重點突破方向,一直是園區發展的戰略取向。”該園區負責人表示。
隨著全面屏時代的到來,產業鏈上游材料市場緊俏。園區抓住絕佳發展契機,以上游材料及配套設備為重點,承接了相當一部分企業。如今,園區已集聚了江化微、晶瑞等上市公司,主要為信利國際、中電熊貓、京東方等行業龍頭供應靶材、光刻膠等陶瓷精密配件的上游材料。
據介紹,新材料產業是當前園區的核心亮點。園區以電子材料、高端裝備材料為發展重點,已招引了如世界500強陶氏化學、中國航天等行業龍頭,并圍繞西南光電顯示配套上游材料環節,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鏈聚合吸附能力。聚焦產學研一體化,招大引強,園區快速切入電子信息產業。
隨著一個又一個的行業龍頭企業入駐,彭山進入一個產業帶動跨越發展的新階段。
“按照計劃,力爭2年內,形成西南地區光電顯示配套產業集群。”該園區負責人表示,已簽約的光電顯示配套企業達產后,將在光電濕電子材料共24個品類中占據16個品類,預計未來濕電子材料將超過西南地區市場的“半壁江山” 。
“占據西南‘半壁江山’”,這樣的底氣來自于江化微、晶瑞、華康德眾等龍頭項目和大項目的落戶。背后則是眉山市委、市政府的“撮合”助力,促進彭山光電顯示產業發展,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4月20日,來眉考察的香港科技大學先進顯示與電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郭海成一行前往園區參觀,雙方圍繞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合作進行了友好會談;
4月22日,電子科技大學校友會走進彭山,開啟了彭山區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的序幕,為雙方在產學研合作上打下了堅實基礎;
4月23日,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秘書長、臺灣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瑞隆走進園區,尋找眉臺合作的新機遇和新可能;
……
5月,園區火熱的建設與生產場面更讓人振奮。建成試產的和達電子、珂瑪新材、四川東進等光電顯示產業項目共4個,樂凱新材、道爾頓等7個項目也即將開工。
在談及為何將生產基地落戶彭山時,落戶企業紛紛表示,便捷的交通是一大考量因素。“彭山位置優越,在成都‘南拓’的主要發展廊道上,更是天府新區協同發展的核心區、先行區,未來成眉新材料產業成長預期看好。”
據介紹,在光電顯示產業招商方向,園區充分發揮其石化牌照以及配套半徑的優勢,重點突破OLED有機發光材料、特種氣體、背光源膜材、電路板等,對環境容量、環評支持要求較高,政策訴求較低,用地較少,附加值較高的生產企業。
截至目前,園區電子材料產業在建項目已簽約落地投龍頭項目1個,大項目和中小項目各7個。其中,占地30畝,投資1.5億元的和達8.6代面板濕電子材料中電熊貓配套項目正在試生產;占地137畝、投資10億元的江化微超高純濕電子化學品生產及再生利用項目也即將開工……
通過幾年的努力,憑借精準的產業定位、突出的區位優勢、優越的承載條件和優質的政務服務,彭山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逐步在全區鋪開。“我們將用3年左右的時間,邁入全市工業園區第一方陣。”彭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