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16 15:33:08
責任編輯:趙娜娜
瓦屋美景。(市創森辦供圖)
吉佳 眉山網記者 王允浩
小鎮名片
2017年10月19日,省綠化委員會、省林業廳正式發布四川首批32個省級森林小鎮名單,洪雅縣瓦屋山鎮成功入圍,榮獲“四川省森林小鎮”稱號。2018年4月29日至5月1日,在全國“森林小鎮”發展大會暨全國特色小鎮(森林小鎮)投融資項目洽談會、第三屆北京國際新型城鎮化產業博覽會暨“一帶一路”項目合作峰會上,洪雅縣瓦屋山鎮獲評“全國最美森林小鎮”。
小鎮素描
洪雅縣瓦屋山鎮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邊緣,距縣城63公里,海拔在800至2800米之間。該鎮轄區面積731.4平方公里,其中國有林場434平方公里。境內水域充沛,擁有瓦屋山水庫(又稱雅女湖)。鎮內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2%,是一個環境優美、富有山水特色的宜居濱水城鎮。1993年3月被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以來,進一步加速了整個公園的開發進程。該園是以原始森林景觀為主體,有植物3600多種,被子植物總科數占世界被子植物的60%,被譽為世界被子植物的搖籃和分化中心。
5月10日,洪雅縣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游人如織,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開得如火如荼。游客們漫步在山間步道,盡情享受天然“氧吧”,欣賞杜鵑花海。
瓦屋山鎮配置齊全,是洪雅縣旅游大鎮、經濟強鎮。境內的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全國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被譽為“世界杜鵑花的王國”“中國鴿子花的故鄉”和“熊貓的家園”。“如今,到瓦屋山避暑的游客絡繹不絕,全鎮年接待游客5萬人次。”瓦屋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國家森林城市創建中,該鎮明確了“打造山環水繞、綠廊穿梭濱水瓦屋山”的總體目標和“生態優先,以人為本,林水相依,鎮村一體,因地制宜,生態種植,森林文化,主題明確,兼顧效益,形成產業”的建設原則。為增強全民生態意識,全面推進創森各項工作,該鎮還成立了瓦屋山鎮關注森林組織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
為使創森工作擁有堅實的群眾基礎,該鎮擴大宣傳,豐富創建內涵,提高廣大群眾對森林城鎮創建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據介紹,在發揮綠地示范帶頭作用的基礎上,利用宣傳橫幅、宣傳窗、文化墻、倡議書、綠化手冊等平臺對創建活動進行大容量、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并不斷豐富全民植樹載體,組織開展創森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活動,在群眾當中掀起了植樹熱潮。
為努力提高森林生態建設水平,該鎮形成以城鎮森林為中心,以主要交通干線通道綠化、溪流沿岸綠化為框架,以村莊森林、城鎮公園、單位(居住區)綠化為支點,以平原農區林帶林網為網絡,構建“山環水繞、清雅田園、綠廊穿梭、綠樹成蔭”城鎮森林生態體系。該鎮上下動員、全民參與,共同開展建綠活動,有力推進創森工作。在城鄉綠化建設中,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難,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原則,堅持多種樹,公路兩旁種植一串紅和山花、本地杜鵑花、山茶花,不斷加快城鎮綠化步伐,營造森林宜居環境。
該鎮不斷加快森林綠地建設,全面提升城鎮整體形象,按照《眉山市瓦屋山鎮森林城鎮建設方案》,依據規劃建設綠地、提升城鎮品質的原則,始終堅持改、擴、建齊頭并進,大力實施公共綠地、公園、專用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和風景林地建設。同時,推進綠色家園工程,大力改善城鎮人居環境。該鎮各村(社區)以綠化示范村建設為契機,著力打造清潔村莊、綠色村莊、生態村莊,通過田邊地頭、路邊河旁、房前屋后的造林綠化、美化,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和農民居住環境質量,全面建設美麗鄉村。此外,不斷加快綠化生態廊道建設,全力打造生態通道格局,大力實施交通干線生態廊道、主要河流兩岸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形成“點線面環網”相結合的綠化新格局。
以森林小鎮創建為契機,該鎮加快山地綠屏建設,努力實現山林生態修復。根據森林生態建設的要求,建立起結構合理、功能健康、景觀優美的城鎮生態屏障,提高森林的防災減災生態功能,使之成為城鎮名副其實的“氧倉”和“水塔”。為嚴格管理森林資源,有效保護多年積累的創森成果,該鎮不斷完善森林資源管護機制、綠化成果養護機制等多項護林制度,從綠化管理、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火災預防撲救、林木采伐管理、木材運輸管理、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等多方面入手保障森林生態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