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01 11:00:29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羅端 文/圖
【編者按】
近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東坡區2019年“七一”表彰大會暨東坡英才表揚大會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會上,一批先進黨組織和為城市建設、社會治理、“雙創”工作、環保工作、鄉村振興工作等為全區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個人接受表彰。
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就是一面鮮艷的旗幟。近年來,全區涌現出一批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他們追隨黨的初心、緊跟黨的步伐,時刻牢記著黨的宗旨,處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為做好示范,加快東坡區“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的既定目標而努力奮斗,本網特推出“東坡區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風采”系列報道,與讀者一起共同感受新時代共產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敬請期待。
范穎超
扎根農村有作為的“第一書記”
范穎超在桂花大堰整治后,統計莊稼長勢情況。
“我們村通了天然氣,節能又環保,現在煮飯太方便了,這都是黨的好政策和村黨支部范書記的功勞。”6月28日中午,東坡區柳圣鄉桂花村村民周福貴正在廚房煮飯時,感慨著如今便捷的生活。
周福貴口中的范書記就是該村“第一書記”范穎超。
今年38歲的范穎超曾是一名優秀士官,榮獲過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一等獎、武警部隊唯一的國務院特殊津貼提名獎、四次榮立三等功等榮譽,后轉業回到東坡區民政局。轉業后,他繼續發揮軍人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2017年5月,他從東坡區民政局機關下派到柳圣鄉桂花村擔任“第一書記”。
上任第一天,范穎超在桂花村黨支部黨員大會上鏗鏘有聲:“作為東坡人,我們就要以蘇東坡為榜樣,不懼風險、不計毀譽、不辭辛勞、不畏擔當,心里始終想著群眾福祉。”會后,他便打背包住到了村里。
為全面了解民情,范穎超挨家挨戶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致富能手、村民代表、黨員代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他還會將走訪信息詳細記錄進工作日志里。在走訪的一個多月時間中,他穿爛了一雙軍用鞋、一雙運動鞋,整個人也黑瘦不少。
在駐村工作的日子里,在村民關心的低保、易地搬遷、灌溉用水、土地流轉、自然災害、矛盾糾紛等問題,都有范穎超沖鋒在前、為群眾排憂解難的身影:為留守老人換燈泡修水泵,定期走訪精神疾病患者,調解矛盾糾紛融洽鄰里關系,制定村規民約倡導新風正氣……
他堅持與村民同吃同住,將村中的大事小情熟記于心。村民李舜堯年逾七旬,自己和老伴都體弱多病,是村里的低保戶,兒子則在外打零工。一次,李舜堯家廚房的燈和田地灌溉用水泵出現故障,影響正常生活生產。接到電話后的范穎超第一時間前往其家中,幫李舜堯修好了廚房燈和水泵。臨走時,他告訴李舜堯,今后家中有重活、困難隨時給他打電話。聽著暖心的話語,李舜堯感動地說道:“范書記總是隨叫隨到,這么熱的天還幫我們干活、解決問題,我們老兩口非常感謝他!”
桂花村桂花大堰迎水面滲漏現象嚴重,無法蓄水,范穎超爭取資金30余萬元準備進行大堰整治。由于牽扯淹沒面積恢復、壘土方費用等問題,群眾阻撓施工,范穎超帶領村干部20多天吃住在工地,現場解決糾紛。施工期間,他還常常去現場進行查看進度。
目前,桂花大堰已修繕完畢,排除了村里的最大險情,保障了村里200戶群眾生活用水和上千畝土地灌溉,同時發展了集體經濟。據悉,桂花大堰全部收歸村集體,用于生態魚養殖。
到2017年年底,桂花村的4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去年,桂花村實現天然氣管道戶戶聯通,全村群眾陸續用上了天然氣。“心中有信仰,行動才會有力量。我會繼續踐行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的諾言與責任,帶領村民將日子越過越好。”面對未來,范穎超充滿信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