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6-20 15:15:17
責任編輯:雷堯
今年“六一”,東坡區舉辦首屆親子紙傘藝術節,100余名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歡慶節日。
弘揚東坡文化,小學生參觀三蘇祠,聆聽三蘇成長故事。
在為民巷青少年之家,孩子們制作手工貼畫。
小朋友收到團區委送的禮物。
護蕾共成長。
眉山網記者 羅端 文/圖
6月15日上午9點,東坡區復興鄉群英村的留守兒童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來到該村的“童伴之家”,他們熟練地從儲物箱里翻出玩具、畫筆等,開始玩耍。少數兒童則在“童伴媽媽”楊蕎因的指導下開始完成作業。
“‘童伴之家’的存在源于我區的‘童伴計劃’,我們每個周末都會為留守兒童提供功課輔導,并開展畫畫、唱歌、跳舞、做手工等活動,希望讓他們感受到‘媽媽’的關懷與溫暖,彌補童年沒有媽媽的缺憾,心里充滿陽光?!睏钍w因介紹。
近年來,東坡區高度重視兒童關愛保護保障工作,始終致力于為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全力打造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的“東坡樣板”。
建立保護機制
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
“童年,是一首歡樂無憂的歌,是一幅黑白分明的水墨畫……”6月14日,東坡區白馬鎮某小學班級活動上,五年級三班的小雨(化名)深情朗誦《水墨暢想》,小臉上散發著自信的光芒。
12歲的小雨和奶奶相依為命,母親在她兩歲時離家出走,父親外出打工,一年很難回家一次。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的小雨膽小、自卑,很少和同學交流、玩耍。而該校像小雨這樣父母不在身邊、和祖輩一起生活的留守兒童還有很多。對此,學校設立了留守兒童之家,由老師擔任起“臨時父母”,除教學習之外,還要教生活、教習慣。“通過幫扶,現在的小雨學習努力上進,與人交流也越來越自信,最近一次語文半期考試還名列全班前十名?!毙∮甑陌嘀魅握f道。
為了給留守兒童更多關愛,近年來,東坡區大膽探索,在制度建設、機構建設、資金投入、人員配備等方面下功夫。去年4月,由共青團東坡區委主辦的“愛心1+1結對志愿行”正式啟動,這是團區委在聯系村開展精準扶貧、助力特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一次重要行動,也是該區轉變關愛留守兒童模式,將關愛活動從助他轉變為互助,實現結對家庭互相成長的一次探索。
活動為16名困境留守兒童匹配了結對家庭,并給孩子們送去了愛心書包。“我們會定期、不定期到學校或家庭去看望孩子,經常給他們打電話、寫信,了解他們的學習和身心健康,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及思想上遇到的困難,讓他們感受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币晃粣坌膵寢屨f道。
不僅如此,該區大膽創新模式,今年3月,復盛鄉無留守兒童示范鄉鎮項目在該鄉觀盛村啟動?!拔覀兪状尾捎谜徺I服務的方式,引進第三方專業社工組織,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助力解決復盛鄉出現的留守兒童家庭貧困、行為習慣差、安全意識淡薄等問題。”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項目通過一對一入戶走訪、集中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復盛鄉初步排查出來的85名留守兒童,針對兒童、監護人、家庭綜合需求進一步評估,有針對性地進行集中關愛和“一對一”幫扶。
支持創業就業
引導監護人返鄉務工
“從外地回來工作,最重要的是能陪伴女兒成長?!苯眨瑬|坡區返鄉就業的留守兒童監護人徐敏感慨地說道,兩年前,她通過返鄉引導,在該區未成年人關愛示范基地桂花湖園區實現了就業,也實現了就近照顧女兒、陪伴女兒成長的夢想。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東坡區深諳此理。近年來,該區常態化開展關愛行動,積極實施“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2017年6月,市、區民政局與桂花湖園區共建成立了眉山市(東坡區)未成年人關愛示范基地。該示范基地通過招錄復盛鄉農村返鄉務工人員,帶動周邊鄉村旅游,實現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增收,從源頭逐步減少兒童留守現象。
與此同時,為了帶動監護人返鄉,該區復盛鄉積極引進業主流轉土地,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現代農業業主規模化發展,為該鄉農村勞力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稗r民流轉土地,既能坐收土地租金,又能就近務工?!睆褪⑧l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項行動吸引本地務工人員千余人,農村勞力陸續返鄉,其中留守兒童父母返鄉務工94人。
此外,該區還成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中心,建立關愛保護平臺。2018年,由區殘聯資助89名腦癱兒童在眉山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等地進行了康復訓練,并資助貧困家庭聽力殘疾兒童11人,對483名義務教育階段的殘疾學生資助40余萬元。今年先后慰問殘疾學生、留守兒童等30多人次。
加強思想建設
統籌推進“未保”工作
除建立保護機制和支持創業就業外,該區還在建立健全保障機制、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平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關愛殘疾兒童等方面持續發力,下足“繡花功夫”。
該區建立了由區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召集人、民政局負責人為副召集人,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東坡區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加強部門協作,統籌推進“未?!惫ぷ?。由區公安部門發揮職能,加強校園周邊治安整治,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并聯合司法、教育等部門開展校園禁毒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宣傳,增強法治觀念,推進區重點青少年群體教育管理和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建立外地未成年人犯罪監護陪同綠色通道。區司法部門設立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做好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工作,在監護人陪同下,有針對性地制定矯正方案,嚴格保密,保障服刑人員隱私。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和安全教育。區教育部門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管,以區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為陣營,開展軍事訓練、拓展訓練、科學普及、美德教育、廉潔法治教育五大體系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建檔立卡、扶貧助學、親情呵護、監護培訓“四大平臺”溫暖留守兒童。
同時,近年來,該區還在暑期開展陪伴計劃、夏令營、“快樂學?!钡然顒?,服務兒童5000余人次;開展貧困青少年救助活動,救助951名貧困青少年;常態開展“四點半課堂”“童伴計劃”,共計約300余名農村青少年得到長期關愛保護……
“下一步,我們將實施區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中心‘悅伴成長計劃’項目,開展全區范圍內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入戶摸底調查、信息采集、評估工作,同時針對未成年人監護人開展‘父母課堂’類家庭監護能力提升培訓及未保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社工專業技能培訓。”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該區將繼續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實施精準關愛,同時針對有“安全意識差、衛生習慣差、學習習慣差”問題的未成年人群體,通過定期開展講座、研學、參觀等助其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