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20 14:00:03
責任編輯:雷堯
村民正在搶收川芎。
“大家動作快一點,趁著天氣晴好,抓緊時間栽植一串紅和紫薇,將村里裝扮得更漂亮?!?月13日,在東坡區永壽鎮石佛村,10余名村民正在村內江白路和永石路兩旁栽植一串紅和紫薇,忙碌不已。
石佛村位于永壽鎮西南方,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約3.6平方公里,耕地2446畝。作為今年全區打造的鄉村振興試點村,該村立足實際,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振興,因地制宜,著重發展“11234”產業(即1個石佛河畔農業觀光生態園、1個特色文旅產業園、2000畝“稻-藥”基地、300畝鮮銷蔬菜基地和4個種養循環養殖場),充分挖掘優勢資源,科學制定鄉村發展措施,分步實施,實現鄉村新發展。
眉山網記者 王琴 文/圖
以產業為支撐 構建多元化發展模式
打包裝箱番茄。
產業是鄉村發展的基石,石佛村深諳此理。該村始終堅持產業興村,經過多年發展,川芎已經成為該村的重要支柱產業。
當天在該村2組,40余名村民正在成片的川芎種植基地內搶收川芎,只見他們有的用鐮刀深刨,有的負責裝袋,有的則負責運送裝車,整個基地內一片忙碌景象。“全天共搶收超過1.4萬斤川芎,平均每斤2元,種植效益非??捎^?!睋摲N植基地負責人張志軍介紹,他共種植川芎200余畝,最近一段時間,每天至少有40余人在基地內搶收川芎,最多的一天務工人數100余人。據該村黨支部書記王碧茹介紹,石佛村種植川芎已有10年之久,目前全村種植面積2000余畝,每畝產值超過5000元,全村川芎產值突破1000萬元,川芎種植已經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隨后,記者來到該村4組陳杰的番茄種植基地,只見成片的大棚番茄長勢喜人,一旁的工人正在將新鮮采摘下的番茄進行打包裝箱?!耙粔K土地,我們可以掙兩次錢?!睋惤芙榻B,他共種植番茄30余畝,從3月中下旬開始采摘,將持續到5月中下旬,預計今年基地番茄產量將超過40萬斤,產值突破40余萬元。到7月份時,他又開始輪種苦瓜,春節上市,又可以賣個好價錢。
截至目前,全村番茄種植面積共有200余畝,平均每畝純收入近萬元。番茄還與苦瓜等經濟作物輪種,大大增加了種植戶收益,在該村,已有不少村民加入番茄種植行列。
此外,羊肚菌種植也逐漸開始興起,目前,該村共種植羊肚菌100余畝。
“目前,全村土地流轉率達到95%以上,預計今年產業收入將達到2000萬元?!睋缐坻偢辨傞L李波介紹,石佛村一直以來采用輪種模式,最大化地發揮種植效益。借力川芎種植,未來還將打造“稻-藥”產業特色產業園,形成規?;藴驶N植,讓村上農業發展更現代化。與此同時,該村還圍繞“小產業、大效益”的蔬菜產業發展思路,重點打造羊肚菌種植基地和大棚番茄種植基地,進一步激活土地“三權”規模土地流轉,壯大鮮銷蔬菜產業,以產業為支撐,在全村構建了多元化發展模式。
挖掘優勢資源 實現文旅深度融合
正在打造的石佛河畔農業觀光生態園項目現場。
豐富的水資源成為石佛村吸引外來工商資本入駐的最強底牌。
石佛村與岷江作伴,村內水流分布明顯,憑借水資源優勢,該村成功引進石佛河畔農業觀光生態園項目,為該村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該項目是今年全區十大文化旅游商貿項目之一,占地約3000畝,是以三蘇歷史文化、生態趣味為特色,集吃、住、玩、賞、娛、購于一體的綜合性度假區項目。
當天,走進項目施工現場,沿著剛鋪設鵝卵石不久的景觀步道,兩邊的玫瑰花開正艷,一口口池塘沿村而落,起伏的草坪與新栽植的灌木相映成趣?!耙郧斑@里全是農田,未來將全部打造成漂亮的旅游目的地,作為當地村民,很期待?!贝迕窭浣i指著不遠處自家的田地高興地說,作為一名當地村民,從未想過,大型的農業觀光生態園會在家門口建設。
“這是我們重點打造的旅游項目,將輻射永華村、四橋村、石佛村、河塘村,一期項目建成后預計年接待游客能力不低于100萬人次,實現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提供不低于100個就業崗位?!崩畈ㄕf,未來,該村將借力該項目,在村內打造觀光園、采摘基地、種植園等農旅休閑項目,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讓當地村民也能搭著旅游的東風,真正吃上“旅游飯”。
該村2組村民李秀花憑借獨特的眼光,已提前開始利用自家新修建的閑置房屋進行民宿經營探索。從今年4月初開始,每逢周末,李秀花家的房屋便被預訂,大部分房客利用她家場地進行燒烤等戶外活動。
“現在正在試營業,從目前來看,發展潛力非常大?!崩钚慊ū硎?,正是瞄準了村上發展農旅產業的商機,她大膽探索民宿經營方式,希望能借力石佛河畔農業觀光生態園項目,吸引更多人氣,帶來更多發展的機遇,增加收入。
除了借助外力,該村也十分注重內生動力的挖掘。據李波介紹,該村還對本土鄉村文化進行挖掘,結合石佛場鎮改造,利用空閑房屋,建設石佛農耕展覽館,同時,在石佛場鎮打造以石佛為元素的農耕文化,彰顯鄉村文化活力和文化特質,真正實現文旅深度融合。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提升鄉村“顏值”
石佛村內的庭院美化。
走進石佛村,整齊干凈的大道直通村內,兩旁新栽植的一串紅和紫薇格外顯眼,村落庭院更是綠植環繞,鄉村“顏值”讓人眼前一亮。
據王碧茹介紹,大道兩旁的綠植是今年5月1日開始栽植的,預計在全村栽植1000余株紫薇、近4萬株一串紅,通過美化環境,讓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據悉,自今年4月中旬以來,該村重點抓好村容村貌整治,著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拆除違規搭建的彩鋼棚和其他建筑物,規范房前屋后雜物擺放,并用積分評比制,激勵農戶自愿栽花種草美化庭院。
同時,該村還拆除了原有垃圾池,全面實施垃圾不落地,推行垃圾清運、保潔社會化服務模式。大力實施農村污水治理,進行廁所整改,目前全村已完成廁所改造20戶,讓村民們有一個舒適的農村人居環境。
作為廁所改造的受益者,該村2組村民王玉容通過旱廁改造,讓自家衛生間得到徹底改變?!艾F在衛生間沒有一點異味,每天干干凈凈?!蓖跤袢莞吲d地說,她家旱廁改造是從4月底開始,5天工期順利完工,現在已正常使用。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崩畈ㄕf,目前該村正在全力以赴,多措并舉,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提升該村的“顏值”,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
目前,石佛村鄉村振興的藍圖已繪就,未來三年時間,將分步實施,把石佛村建設成有產業、有顏值、有底蘊、有秩序、有保障、有活力的“六有”新鄉村,真正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