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1-11 10:20:07
責任編輯:趙娜娜
賈越 杜航 廖文凱
今年6月,全省黨委政法委機關黨建工作座談會在我市召開,丹棱縣人民檢察院作為全市檢察機關唯一代表,接受了省和市州參會領導的檢閱,圓滿地將“五心五比”黨建文化向全省政法系統領導展示,獲得一致好評。
丹棱縣人民檢察院是一個僅有26名干警的“小院”,但就是這樣的“小院”,卻始終堅持黨建領航,創新開展“五心五比”黨建工作,實現了小院大作為大擔當,激發了檢察黨建工作的生機和活力。
該院在成功創建全省檢察文化建設示范院的基礎上,不斷深化“五雅”檢察文化內涵,以文化自信支撐政治信仰,以政治建設引領業務建設,開展以“丹心鑄魂比忠誠、公心辦案比擔當、初心為民比服務、清心做人比干凈、雄心成事比奉獻”為主題的黨建活動,著力打造丹棱檢察干警的精神家園,不僅解決了講政治與抓業務“兩張皮”的難題,更是為脫貧攻堅、服務民營企業、困境兒童幫扶、司法救助、人才隊伍建設等各項檢察工作注入了新內涵新動力,推動了丹棱檢察工作“蝶變”。
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春林說:“抓好黨的建設是黨組書記、檢察長的第一責任,也是推動檢察工作全面發展的金鑰匙。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黨建引領,深度融合檢察工作,進一步提升黨建規范化水平,做大做強‘五心五比’黨建工作品牌,以黨建文化從內心上激發干警的政治自覺、檢察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檢察工作全面發展,推動我院爭創全國全省先進基層檢察院。”
近年來,丹棱縣人民檢察院積極投身丹棱“美麗鄉村典范”建設,以黨建為抓手,全體干警有信仰、有堅守、有情懷、有操守、有追求,成功辦理了涉案金額超100億元的“鑫圓共享”特大網絡傳銷案、“4·15”涉惡犯罪集團案等一批在全省全市有影響的大案要案,先后榮獲了全市二等功公務員集體、全市十佳政法單位、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黨建工作基層調研點、丹棱縣“擔當作為好班子”等榮譽稱號,檢察業務工作也進入全市一流方陣,先后有100余批次省內外多地黨政機關、群團和企事業單位前來參觀學習交流。
春風化雨 黨建增強政治感染力
“近年來,丹棱縣人民檢察院始終狠抓思想政治建設,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教育干警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以丹為雅,丹心鑄魂比忠誠,做一名‘講政治有信念’的新時代檢察官!”丹棱縣人民檢察院入黨積極分子賈越為正在參加全省黨委政法委機關黨建工作座談會的各市州政法委機關黨委書記講解丹棱縣人民檢察院黨建工作做法。
丹棱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出庭支持公訴劉某某等40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
作為單位黨建工作解說員的她,2016年大學畢業后考入丹棱縣人民檢察院,成為一名檢察干警。她有幸見證和參與了丹棱縣人民檢察院檢察文化建設工作從“零”開始,到成功創建全省檢察文化建設示范院,黨建工作從籍籍無名的“小院”成長為全市先進黨組織,檢察業務工作也一步一個腳印地進入了全市一流方陣。
到工作崗位后,賈越除了迅速掌握相關工作技能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當好丹棱檢察文化的解說員。
“那時,剛剛大學畢業,性格內向,覺得自己沒法在大家面前熟練地將黨建工作講述出來,但用心感受后,現在我與黨建工作好像融合在了一起,在它的熏陶之下,自然而然就講述了出來。”她說。
近一萬字的解說詞,她每次講述都是全程脫稿,不僅為前來交流學習的機關單位解說“五心五比”黨建工作,也為在“檢察開放日”活動中參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學生、企業家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檢察故事。
在黨建工作的浸潤下,抗擊疫情期間,她看到黨員們牢記使命,聞令而動,沖鋒在前,非黨員干部也不甘人后,誓師出發,先后完成對風險較大的縣醫院家屬院等6個小區1130多戶群眾的入戶排查工作。她說:“無數的黨員們舍小家為大家,他們的精神時刻感動著我,我要向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看齊,做一名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的檢察人。”她堅定地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近年來,丹棱縣人民檢察院適應人員分類管理需要和大部制改革后新形勢,針對“員內”“員外”、老中青等不同群體,建立分類施教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教育全體干警不斷提升自我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建立“傳幫帶”培養制度,由單位黨員同志擔任非黨員青年干部培養聯系人,負責年輕干部在政治上的培養、工作上的指導和思想上的溝通,積極引導年輕干警向黨組織靠攏。
今年以來,更是著力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建成黨支部活動室和榮譽室,精心打造黨員學習教育活動的主陣地。展示出了在檢察主責主業、圍繞中心工作、服務人民群眾中黨員干部的風采和三年來所獲得的榮譽獎牌,同時也為黨支部加強黨員干部的理論研究、學習培訓,開展各項組織活動提供良好的場所,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不僅如此,院黨組堅持定期研究黨建工作,領導干部堅持講黨課,定期開展“三會一課”,完善重溫入黨誓詞、入黨志愿書、黨員過政治生日和檢察官宣誓等政治儀式,增強檢察干警的政治認同和政治自覺。該院“學習強國”平臺的學習使用實現了黨員非黨員全覆蓋,連續多次在丹棱縣委機關黨委表揚通報中名列第一。
深度融合 黨建領航檢察業務發展
“業務工作要想強,黨建必須強。只有堅持黨要管黨、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推動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機關黨建工作才能找準定位。”這是張春林在院黨組會上反復強調的一句話。
丹棱縣人民檢察院干警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認購農產品,幫助解決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的困難。
丹棱縣人民檢察院在2017年成功創建全省檢察文化建設示范院之后,便把檢察文化和法律監督深度融合,教育干警以正為雅,公心辦案比擔當,以不足30人的“小院”之力,在依法履職中創新創造了許多檢察產品,辦理了“鑫圓共享”特大網絡傳銷案、“4·15”涉惡犯罪集團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打造出了丹棱檢察業務品牌。去年,檢察目標績效考核進入全市一流方陣。
2019年,以真實案例改編的微電影《本色》殺青。該片以丹棱縣人民檢察院辦理全省迄今為止最大的網絡傳銷案—“鑫圓共享”的過程為主線,充分展現了丹棱縣人民檢察院秉承公心辦案、干凈辦案和理性平和的辦案理念,在辦案中注重化解矛盾,實現小院大擔當的“本色”。
張春林全程參與了劇本創作、拍攝籌備,全體干警均是本色出演,片中每一處細節和“情景”都是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真實發生的故事。“部分群眾缺乏法律常識,對經濟騙局無法作出理智判斷,參與傳銷,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能夠讓更多民眾了解檢察機關,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在遇到法律難題時,第一時間想到向檢察院等司法機關求助。同時,我們要強化對執法辦案活動全程管理和監督,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確保每一個案件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張春林對筆者說道。
丹棱縣人民檢察院還組織干警從案件辦理的各個環節和不同角度進行全面梳理,確定調研課題,成立調研小組,撰寫了10篇高質量的調研文章。張春林對每篇文章進行修改后再印制成書,為涉眾型經濟案件的辦理提供了經驗參考。
“在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辦理過程中,我們確實遇到了不少難題。這本調研書籍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借鑒和幫助。”前來學習案件辦理經驗的同志說。
以人為本 黨建彰顯執法為民情懷
“檢察官,謝謝你們了!我們滯銷的水果和雞蛋都有著落了!”丹棱縣順龍鄉柏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青華高興地說。
丹棱縣人民檢察院召開機關黨支部大會,為黨員干警講授專題黨課。
前段時間,由于疫情,像王青華一樣的柏木村村民陷入了困境,他們有不少雞蛋、不知火、蔬菜等農產品滯銷在家。
“大叔,您把錢拿好。現在特殊時期,這樣做既幫助你們銷售農產品,又能夠讓大家吃到新鮮的蔬菜和農副產品,一舉兩得。”張佳麗將錢遞到了王青華手中。
張佳麗是丹棱縣人民檢察院的一名“90后”年輕干警,也是一名檢察官助理。2019年成為柏木村脫貧攻堅隊伍中的一員。作為一個“新手”,張佳麗在繁重的業務工作中抽出時間,學習扶貧政策,請教村支書和扶貧老同志,深入了解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聯系村情況。從參加扶貧工作以來,她經常去柏木村看望建檔立卡貧困戶,就算再忙,也要給他們打電話、發信息,真正做到了想建檔立卡貧困戶所想,急建檔立卡貧困戶所急。
疫情防控期間,為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困難,丹棱縣人民檢察院發出認購農產品的號召,全院干警紛紛響應。張佳麗看到消息后,主動請纓,赴柏木村幫助收購農產品。她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同撿雞蛋、打包、裝袋。“疫情期間,我們不能讓他們脫貧又返貧,‘操心’是在所難免的。”張佳麗說。
在丹棱縣人民檢察院以“和”為主題的四樓,一張張記載著未成年人保護、開展脫貧攻堅、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宣傳、投身防疫工作等相關內容的照片,訴說著一個又一個丹棱檢察人踐行宗旨意識,以和為雅,初心為民比服務的故事。這當中,不僅有像張佳麗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操心人”,也有困境兒童口中親切的未成年人檢察官“牟阿姨”、為工傷貧困戶“跑上跑下”爭取賠償金的“老檢察官”劉曉松、疫情期間和從事醫務工作的丈夫攜手逆行“疫”線的檢察官黃鶯燕等。
“黨建工作無處不在,不經意間都可以做黨建工作。”張春林說。丹棱縣人民檢察院將群眾工作與黨建工作緊緊結合,初心為民比服務,在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中培育著綠葉對根一樣的為民情懷,踐行著執法為民的職業良知。
比學趕超 黨建引爆干事創業激情
為了營造“想干事有機會,能干事有平臺,干成事上獎臺”的良好氛圍,丹棱縣人民檢察院制作了群英榜,展示獲得市級以上表彰獎勵干警的先進事跡,并為每人寫上了“頒獎詞”,以典型引路,用身邊的榜樣教育身邊的人干事創業,以大為雅,雄心創業比奉獻。實施“千里馬人才培養工程”,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通過壓擔子、搭臺子、崗位練兵、“賽場選馬”等機制,突出選任工作業績優秀、工作作風扎實的青年干警并進行重點培養,引導全院干警雄心成事比奉獻,逐夢檢察創一流。經過3年的努力,一大批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先后招錄、培養碩士研究生4名,有4名“90后”業務骨干充實到中層副職以上工作崗位,4名干警被選派到省檢察院、市檢察院及縣委組織部鍛煉學習,1名干警成功通過初任檢察官遴選考試,進入員額檢察官序列,扭轉了檢察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進一步激發隊伍的活力和生機,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基層檢察隊伍建設實踐。
羅雁是一名黨員,2018年進入丹棱縣人民檢察院工作。在此之前,畢業后的兩年里,她先后擔任過村干部,干過綜合行政工作。雖是法學專業畢業生,但她是一名檢察業務新兵,面對業務科室繁重的工作任務,不禁有些迷茫無措。
“看到大家忙忙碌碌,全力以赴投身到工作中,給了我很大的沖擊。他們都是業務‘精英’,卻仍然孜孜不倦地學習和充電,自己要學習的確實太多了!”羅雁感嘆道。
為解決新進干警“本領恐慌”的問題,丹棱縣人民檢察院在院內組織檢察人才與青年干警結對“傳、幫、帶”,因人制宜為青年干警安排了“師傅”。“師傅”不僅傳授業務知識和技巧,更讓青年干警領會“五心五比”精神,自覺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忠誠、尚法、為民、清廉、卓越”的丹檢院訓,讓青年干警在辦案實踐中迅速成長,使檢察人才代代有傳人。
正因為如此,丹棱縣人民檢察院在各項工作中都培養出了不少能手。他們有的是“十佳”政法干警,有的是未成年人檢察業務“專家”,有的是計算機專業“尖兵”……他們不吝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成果。自2017年起,丹棱縣人民檢察院開辦“青年講壇”,干警們結合自身工作、生活,暢談感受,主動分享,全院干警同發展、共進步,真正做到了業務能手、業務標兵爭奇斗艷。(本版圖均為資料圖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