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2-27 13:37:34
責任編輯:雷堯
端淑小學教室寬敞明亮。
眉山網記者 王琴 文/圖
今年以來,丹棱縣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抓好“五心工程”(即實施教育事業信心、衛計事業仁心、創業就業貼心、扶貧助困暖心、社會保障安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截至11月底,該縣民生工程項目90個小項,完成全年目標任務85項;20件民生大事,已完成12件。
如今,從城市到鄉村,從吃、穿、住到行、學、醫……件件民生實事落地生根,項項民生工程如火如荼,讓丹棱16萬群眾倍感溫暖和幸福。
緊盯“一老一小” 破解民生難題
教育是民生之基。12月20日,走進剛投用不久的丹棱縣端淑小學,教室明亮、操場寬敞,教學設備先進,校園書聲瑯瑯。端淑小學是該縣重點教育民生工程,于2018年10月開工,經過一年多時間建設,今年秋季迎來首批新生。
“學校可設42個教學班,容納學生2100人。”該縣教體局項目股相關負責人陳小平介紹,該校建成投用,極大地緩解了丹棱縣城區小學教育資源的緊張。除端淑小學外,今年丹棱還改擴建學校1所,改造學校9所,目前所有項目均建成投用,有效化解了大班額問題。
當天,在齊樂鎮龍埂村幸福家園敬老院內,幾名老人圍坐在娛樂活動室,有說有笑。聽說記者來意,76歲的鄭顯康老人激動地領著記者參觀寢室,并說起了敬老院適老化改造的成果。“步道鋪上了地毯,寢室和步道還增加了手扶設施,現在我們走路不怕滑了,生活更加方便了。”鄭顯康說。
據該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張羽介紹,從今年4月起,該縣對幸福家園敬老院和中心敬老院兩所公辦養老機構的220張床位進行適老化改造,并于6月底完工。同時,還開展了以點帶面全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并與第三方養老服務機構合作,以每名老人300元補貼標準,為全縣4216名老人提供了居家養老服務,讓老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便捷的服務。
就業乃民生之本。今年以來,該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555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03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25人。同時,該縣加大對青年勞動者、居家婦女等群體就業技能的培訓力度,培訓人員超過1700人次。
著力改善環境 提升幸福指數
什么是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家住丹棱縣齊樂鎮梅灣村2組的村民梅旭祥對幸福的定義簡單直觀:推窗見綠、出門見景,農村人居環境與城市媲美。今年,他家的廁所升級改造,衛生環境徹底改善。“村容村貌越來越好,生活質量改善了,日子更幸福了。”梅旭祥說。
今年,丹棱將人居環境改善作為重點任務,以“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為切入點,全面美化鄉村顏值。截至目前,全縣已有衛生廁所29629戶,新增入戶生活分類垃圾桶23140套,64個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
千家萬戶的小事就是丹棱的大事。今年丹棱為群眾端上福利“大餐”:從11月14日起,該縣年滿60周歲且具備獨立乘坐公交車能力的老年人,可免費乘坐1、2、3、4、5路公交車。此外,殘疾人、低保家庭學生、現役軍人等特殊群體可免費乘車,18歲以下中小學生五折優惠乘車,群眾辦卡乘車八折優惠,受到了群眾的一致稱贊。
一座城市的人文溫度,還體現在對困難群眾的態度上。今年,該縣將764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系統,參保率100%,并為2194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共計214.69萬元,為2638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約174萬元。
謀民生之利,解群眾之憂。下一步,丹棱將進一步落實民生舉措,增進群眾福祉,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新圖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