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28 10:54 來源:0
□曾令曲
劉亮程《后父的愛》一文,文字簡樸,卻力透紙背。讀罷此文,我對“老”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老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首先,生命無常,每個人不一定都能自然地老去,不一定都能盡如己意地老去。在劉亮程八歲的時候,他的生父便離他而去,從此他就沒了父親的庇護,直到后父的出現。而韓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說:“我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韓愈三歲喪父,等到長大了,不知道父親的模樣,只有依靠兄嫂過活。李密在《陳情表》中這樣寫道:“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李密的命運也是非常坎坷的,很早就遭到不幸,剛生下來六個月,慈父就去世了……讀到這些句子,我不覺悲從中來,感慨萬千。生命無常,活著就好,在老去的路途中,我們應且行且珍惜。
其次,老需要陪伴。人到老年,對物質的需求已不再強烈,他們更渴望的是家人的陪伴,更希望過的是含飴弄孫、兒孫繞膝的生活。我的父母在重慶,我在四川,雖距離不算太遠,但如果不放長假,我也是回不了家的。每次在電話中,媽媽總會對我說些“玉米可以吃了,你好久回來拿些?”“我的菜都是綠色食品,沒施過藥,可惜你太遠了”的話。我是懂父母意思的,所以只要放上三五天假,都會回家陪陪父母。但我真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能做到“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最后,老還要有承受。他們既要承受長輩去世的痛苦,又要承受內心對死亡的恐懼。人到中年,親人們也相繼離我而去,奶奶,外婆……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摯愛的過程。每當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時,我便清楚地聽見自己的心臟像玻璃一樣破碎的聲音。當身邊的生命一個個離我們而去,我們便也慢慢老去了。馬爾克斯曾經說過,父母在世時就像一層墊子,將他和死亡隔開,父母去世以后他只能直接面對死亡了。
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時,我真的感到慶幸,慶幸自己還能活著,還能健康地活著。我想,既然生命如此脆弱,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倍加珍惜呢?趁著有限的時光,納悲歡離合于人生之壇醞釀,珍惜身邊的親人,留孝悌敬愛于心靈之塔閃耀。或許,我們終究會釋然于老雖不易,尚有親情;生死有命,行止由心。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