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10-16 10:16:52
責任編輯:熊莉
本網訊(記者 蹇瑋杰)不用化肥,水稻一樣長得好!近日,眉山市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相德盤算一年的收成時樂得合不攏嘴:今年,合作社在洪雅縣流轉的7000多畝水稻,試水“零碳農業”,用有機肥替代化肥,不打農藥,種綠色生態大米,獲得上百萬元的利潤。
李相德所說的“零碳農業”是洪雅縣的一項創新工作,即通過控水節水,減少化肥、農藥使用,并對畜禽糞污、秸稈和農膜進行資源化利用,以此來減少農業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
洪雅生態環境好,是全國生態農業縣。為保護當地良好的空氣和水質,提高農民收入,早在2018年,洪雅縣就與省農科院植保所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合作,試點“零碳農業”行動,在該縣中保鎮打造了化肥化學農藥零使用示范區1000畝,涵蓋獼猴桃、蔬菜、水稻、藤椒等6個品種,同時,還開展了200畝中藥農藥替代化學農藥試點。在試點“零碳農業”的中保鎮獼猴桃種植基地里,病蟲平均危害指數降低了29.20%,作物產量增加了6.28%。而在茶葉種植方面,“零碳農業”的優勢也得到證明。通過開展中藥農藥替代化學農藥試驗,基地茶樹的發芽率、內含物成分含量等得到提高,產量增加17%。
“今年,我們全面啟動‘零碳農業’行動,力爭5年內在全縣清零化肥使用,努力打造全省‘零碳農業’第一縣。”據洪雅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縣正分品種、分區域、分階段,推進“零碳農業”行動。該縣率先在水稻、蔬菜、油菜、中藥材等品種上實行化肥零使用,帶動茶葉、藤椒、水果實現化肥零使用,力爭在2023年實現水稻、蔬菜、油菜、中藥材種植化肥零使用,在2024年實現茶葉、藤椒和水果種植化肥零使用,并帶動其余作物品種推廣化學農藥減量技術,確保在2024年實現化學農藥減量20%。
同時,洪雅縣將用5年時間,在主要農作物上大力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通過改良和修復土壤,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到2024年建立完善的有機肥科學施肥管理和技術體系。
分享到